从航运大国到航运强国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学习强国 > 文章内容

从航运大国到航运强国

2022-05-18 22:07:36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从航运大国到航运强国,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从航运大国到航运强国

从航运大国到航运强国4篇

第1篇: 从航运大国到航运强国

物流英语

1.物品 article  
2.物流 logistics  
3.物流活动 logistics activity  
4.物流作业 logistics operation  
5.物流模数 logistics modulus  
6.物流技术 logistics technology  
7.物流成本 logistics cost  
8.物流管理 logistics management  
9.物流中心 logistics center  
10.物流网络 logistics network  
11.物流信息 logistics information  
12.物流企业 logistics enterprise  
13.物流单证 logistics documents  
14.物流联盟 logistics alliance  
15.供应物流 supply logistics  
16.生产物流 production logistics  
17.销售物流 distribution logistics  
18.回收物流 returned logistics  
19.废弃物物流 waste material logistics  
20.绿色物流 environmental logistics  
21.企业物流 internal logistics  
22.社会物流 external logistics  
23.军事物流 military logistics  
24.国际物流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25.第三方物流 third-part logistics (TPL)  
26.定制物流 customized logistics  
27.虚拟物流 virtual logistics  
28.增值物流服务 value-added logistics service  
29.供应链 supply chain  
30.条码 bar code  
31.电子数据交换 electronic datainterchange (EDI)  
32.有形消耗 tangible loss  
33.无形消耗 intangible loss 奖罚  

物流作业术语   1.运输 transportation  
2.联合运输 combined transport  
3.直达运输 through transport  
4.中转运输 transfer transport  
5.甩挂运输 _drop and pull transport  
6.集装运输 containerized transport  
7.集装箱运输 container transport  
8.门到门 door-to-door  
9.整箱货 full container load (FCL)  
10.拼箱货 less than container load (LCL)  
11.储存 storing  
12.保管 storage  
13.物品储存 article reserves  
14.库存 inventory  
15.经常库存 cycle stock  
16.安全库存 safety stick  
17.库存周期 inventory cycle time  
18.前置期(或提前期) lead time  
19.订货处理周期 order cycle time  
20.货垛 goods stack  
21.堆码 stacking  
22.搬运 handing/carrying  
23.装卸 loading and unloading  
24.单元装卸 unit loading and unloading  
25.包装 package/packaging  
26.销售包装 sales package  
27.定牌包装 packing of nominated brand  
28.中性包装 neutral packing  
29.运输包装 transport package  
30.托盘包装 palletizing  
31.集装化 containerization  
32.散装化 containerization  
33.直接换装 cross docking  
34.配送 distribution  
35.共同配送 joint distribution  
36.配送中心 distribution center  
37.分拣 sorting  
38.拣选 order picking  
39.集货 goods collection  
40.组配 assembly  
41.流通加工 distribution processing  
42.冷链 cold chain  
43.检验 inspection 奖罚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物流技术装备及设施术语  
1.仓库 warehouse  
2.库房 storehouse  
3.自动化仓库 automatic warehouse  
4.4立体仓库 stereoscopic warehouse  
5.虚拟仓库 virtual warehouse  
6.保税仓库 boned warehouse  
7.出口监管仓库 export supervised warehouse  
8.海关监管货物 cargo under customer’s supervision  
9.冷藏区 chill space  
10.冷冻区 freeze space  
11.控湿储存区 humidity controlled space  
12.温度可控区 temperature controlled space  
13.收货区 receiving space  
14.发货区 shipping space  
15.料棚 goods shed   来源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16.货场 goods yard  
17.货架 goods shelf  
18.托盘 pallet  
19.叉车 fork lift truck  
20.输送机 conveyor  
21.自动导引车 automatic guided vehicle (AGV)  
22.箱式车 box car  
23.集装箱 container  
24.换算箱 twenty-feet equivalent unit (TEU)  
25.特种货物集装箱 specific cargo container  
26.全集装箱船 full container ship  
27.铁路集装箱场 railway container yard  
28.公路集装箱中转站 inland container depot  
29.集装箱货运站 container freight station (CFS)  
30.集装箱码头 container terminal  
31.国际铁路联运 international through railway transport  
32.国际多式联运 international multimodal transport  
33.大陆桥运输 land bridge transport  
34.班轮运输 liner transport  
35.租船运输 shipping by chartering  
36.船务代理 shipping agency  
37.国际货运代理 international freight forwarding agent  
38.理货 tally  
39.国际货物运输保险 international transportation cargo insurance  
40.报关 customs declaration  
41.报关行 customs broker  
42.进出口商品检验 commodity inspection 奖罚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物流管理术语  
1.物流战略 logistics strategy  
2.物流战略管理 logistics strategy management  
3.仓库管理 warehouse management  
4.仓库布局 warehouse layout  
5.库存控制 inventory control  
6.经济订货批量 economic order quantity (EOQ)  
7.定量订货方式 fixed-quantity system (FQS)  
8.定期订货方式 fixed-quantity system (FIS)  
9.ABC分类管理 ABC classification  基本概念术语  
1.物品 article  
2.物流 logistics  
3.物流活动 logistics activity  
4.物流作业 logistics operation  
5.物流模数 logistics modulus  
6.物流技术 logistics technology  
7.物流成本 logistics cost  
8.物流管理 logistics management  
9.物流中心 logistics center  
10.物流网络 logistics network  
11.物流信息 logistics information  
12.物流企业 logistics enterprise  
13.物流单证 logistics documents  
14.物流联盟 logistics alliance  
15.供应物流 supply logistics  
16.生产物流 production logistics  
17.销售物流 distribution logistics  
18.回收物流 returned logistics  
19.废弃物物流 waste material logistics  
20.绿色物流 environmental logistics  
21.企业物流 internal logistics  22.社会物流 external logistics  
23.军事物流 military logistics  
24.国际物流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25.第三方物流 third-part logistics (TPL)  
26.定制物流 customized logistics  
27.虚拟物流 virtual logistics  
28.增值物流服务 value-added logistics service  
29.供应链 supply chain  
30.条码 bar code  
31.电子数据交换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EDI)  
32.有形消耗 tangible loss  
33.无形消耗 intangible loss 奖罚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航运英语

注册(容积)总吨Gross Registered Tonnage (GRT)  注册(容积)净吨Net Registered Tonnage (NRT)  总载重吨位(量)Deadweight Tonnage (All Told)(DWT or D.W.A.T)  总载重吨位Gross Dead Weight Tonnage
  净载重吨Dead Weight Cargo Tonnage (DWCT)  轻排水量Light Displacement
  满载排水量Load (Loaded)Displacement
  实际排水量Actual Displacement
  超重附加费Over weight surcharge
  燃油附加费Bunker Adjustment Factor (Surcharge)(BAS or BS)  港口附加费Port Surcharge
  港口拥挤附加费Port Congestion Surcharge
  货币贬值附加费Currency Adjustment Factor (CAF)  绕航附加费Deviation surcharge
  直航附加费Direct Additional
  选卸港附加费Additional for Optional Destination
  变更卸货港附加费Additional for Alteration of Destination
  熏蒸费Fumigation Charge
  提单Bill of Lading
  已装船提单On Board (Shipped) B/L
  备运(收妥待运)提单Received for shipment B/L
  记名提单Named B/L
  不记名提单Bearer B/L
  指示提单Order B/L
  空白备书Blank Endorsement
  清洁提单Clean B/L
  外表状况良好In apparent good order and condition
  不清洁提单Unclean ( Foul, Dirty) B/L
  直航提单Direct B/L
  转船提单Transshipment B/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良好天气工作日Weather working days (W.W.D)  船舶准备就绪通知书Notice of Readiness (NOR)  例行手续Idle formality
  装卸时间计算表Laytime statement
  延期损失Damage for Detention
  习惯快速装运Customary Quick Despatch (CQD)  国际海上危险品货物规则(国际危规)International Maritime Dangerous Goods Code (IMDG)  托运单(定舱委托书)Booking Note
  装货单(下货纸)Shipping Order (S/O)  收货单Mate’s Receipt
  装货清单Loading List
  载货清单(货物舱单)Cargo Manifest
  货物积载计划Stowage Plan
  危险品清单Dangerous Cargo List
  积载因素(系数)Stowage Factor
  进港货Inward cargo
  出港货Outward cargo
  集装箱堆场Container yard (CY)  集装箱货运站Container Freight Station ( CFS)  集装箱装箱单Container Load Plan
  集装箱两用船Conventional Container Ship
  半集装箱船Semi-container Ship
  全集装箱船Full Container Ship
  整箱货Full Container Load (FCL)  拼箱货Less Container Load (LCL)  提货单(小提单)Delivery Order (D/O)  场站收据Dock receipt
  二十尺集装箱换算单位Twenty equivalent unit (TEU)  集装箱设备交接单Equipment Interchange Receipt ( EIR)  滞期费Demurrage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回程运费Backfreight
  空载行驶Ballast (to)  驳船Barge
  船员不轨Barratry
  桶抓Barrel handler
  垫底货Base cargo (1)  起运货量Base cargo (2)  捆(包装单位)Bundle (Bd)  船宽Beam
  提单持有人Bearer ( of a B/L)  装卸两港Both ends (Bends)  缆工Boatman
  浮标Buoy
  燃料涨价条款Bunker escalation clause
  吊杆Derrick
  铲车Fork-lift truck
  铲车臂Boom of a fork-lift truck
  互有过失碰撞条款Both to blame collision clause
  洽订舱位Book space
  船体Bottom
  舱底货Bottom stow cargo
  船舶抵押贷款Bottomry loan
  零担Breakbulk
  零担货物Breakbulk cargo
  亏舱Broken stowage
  经纪人佣金Brokerage
  散装货Bulk cargo
  散货船Bulk carrier
  散货集装箱Bulk container
  美国船级社American Bureau of Shipping (A.B.S.)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公会Conference
  拥挤Congestion
  拥挤费Congestion surcharge
  集装箱/滚装两用船Con-ro ship
  连续航程Consecutive voyages
  托运Consign
  收货人Consignee
  发货人Consignor
  托运;
托运的货物Consignment
  拼箱Consolidation (groupage)  联营Consortium
  常数Constants
  集装箱驳船Container barge
  集装箱租赁Container leasing
  集装箱化Containerization
  已装箱的,已集装箱化的Containerised
  集装箱船Containership
  货物污染Contamination (of cargo)  分摊价值Contributory value
  传送带Conveyor belt
  集装箱(角件)Corner casting (fitting)  集装箱(角柱)Corner post
  起重机Crane
  履带式(轨道式)起重机Crawler mounted crane
  港口惯例Custom of the port (COP)  惯常协助Customary assistance
  日常营运成本Daily running cost
  亏舱费Deadfreight
  重量货Deadweight (weight) cargo
  载货量Deadweight cargo (carrying)capacity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代理常用英语

In consideration of your extensive experience in the field, we are glad to appoint you as our agent.
  考虑到你们在这一业务范围的丰富经验,我们很高兴指定你们为我们的代理。I"m entitled to being appointed as your agent.
  我有权被指定为你方代理。We keep a stock in London and act as distributors as well as agents.
  我们在伦敦有库存并经营销售兼做代理。We are decided to entrust you with the sole agency for cars.
  我们决定委托你作为我们汽车的独家代理。Thank you for your proposal of acting as our agent.
  谢谢你方作为我们代理的建议。If we come to terms, w"ll appoint you as our agent.
  如果达成协议,我们将指定你为我方的代理。We wish to handle as an agent the goods you are exporting.
  我们愿意担任你们出口商品的代理。We can play an important part as a buying agent in your overseas trade.
  我们能在担任你方海外贸易的进口代理中起重要作用。W"re in a position to take good care of your import business as a buying agent.
  我们能负起作为你方进口业务中买放代理的责任。Please get in touch with our agents for the supply of the goods you require.
  你们所需的商品,请与我们的代理联系。W"ll leave aside the problem of agency until next week.
  我们暂时把代理问题搁置到下周。W"re not prepared to take the agency into consideration for the time being.
  目前我们还不准备考虑代理问题。We won"t consider agency in your market at present.
  我们目前不考虑在你地市场的代理问题。We have to decline your proposal of acting as our sole agency.
  我们不得不谢绝你们作为我方独家代理的建议。I think it premature for us to discuss the question of agency.
  我认为现在讨论代理问题为时过早。Unless you increase the turnover, we can hardly appoint you as our sole agent.
  除非你们增加营业额,否则我们无法指定你们作为我方的独家代理。Don"t you think the annual turnover for a sole agent is rather conservative?
  对独家代理来讲,这样一个年销售量,您不认为太保守吗?
It was two years ago that we made them our sole agent.
  我们是在两年前委任他们为我方独家代理的。When opportunity matures, we will consider making you our exclusive agent for the U.K.
  当机会成熟时,我们将考虑委托你为我方在联合王国的独家代理。W"ll consider appointing you as our sole agent for our T shirts for the next two years in your local market.
  我们将考虑指定您为贵国市场上T恤衫的独家代理,为期两年。I am here today to apply for the sole agency of your product in our local market.
  我今天来是为了申请做你方产品在我国市场上的独家代理。How can we appoint you as our sole agent for such a small quantity?
  订货量如此之少,我们怎能请您做独家代理呢?
I propose a sole agency agreement for bicycles for a period of 3 years.
  我建议订一个专销自行车的为期三年的独家代理协议。We are not yet prepared to take the question of sole agent intoconsideration for the time being.
  我们目前还不准备考虑有关独家代理的问题。Your application for sole agency is now under our careful consideration.
  我们正在仔细考虑你方想要独家(经营)代理的请求。We should be interested in acting as your sole agent.
  我们很乐意做贵公司的独家代理人。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

货代操作流程(做货代前应知必会)  (一)接受货主询价  (二)接单(接受货主委托)  (三)订舱  (四)做箱  (五)报关(有时同时、有时先于做箱)  (六)提单确认和修改  (七)签单  (八)航次费用结算  (九)提单发票发放  (十)督促航次费用的清算并及时返还货主的退税核销单  (十一)海关退税有问题的,需要更改并提供如下资料二、各步骤分述如下:(一)接受货主询价:1、海运询价:① 需掌握发货港至各大洲,各大航线常用的,及货主常需服务的港口,价格;
② 主要船公司船期信息;
③ 需要时应向询价货主问明一些类别信息,如货名,危险级别等。(水路危规)2、陆运询价:(人民币费用)① 需掌握各大主要城市公里数和拖箱价格;
② 各港区装箱价格;
③ 报关费、商检、动植检收费标准。3、不能及时提供的,需请顾客留下电话、姓氏等联系要素,以便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回复货主。(二)接单:接受货主委托后(一般为传真件)需明确的重点信息:1、船期、件数2、箱型、箱量3、毛重4、体积(掌握如下数据规格)1×20’GP=31CBM 6*2.38*2.38 25 17MT
1×40’GP=67CBM 12*2.38*2.38 55 25MT
1×40’HC=76CBM 12*2.7*2.38
1×45’GP=86CBM
5、付费条款、货主联系方法6、做箱情况,门到门还是内装(三)订舱:1、缮制委托书(十联单);
制单时应最大程度保证原始托单的数据正确、相符性,以减少后续过程的频繁更改。2、加盖公司订舱章订舱:需提供订舱附件的(如船公司价格确认件),应一并备齐方能去订舱。3、取得配舱回单,摘取船名、航次、提单号信息。(四)做箱:1、门到门:填妥装箱计划,事项包括:做箱时间、船名、航次、关单号、中转港、目的港、毛重、件数、体积、门点、联系人、电话等要因,先于截关日(船期前两天)1~2天排好车班。2、内装:填妥装箱,事项包括:船期船名航次、关单号、中转港、目的港、毛重、件数、体积、进舱编号等要因,先于截关日(船期前两天)1~2天排好车班。3、取得两种做箱方法所得的装箱单(CLP)(五)报关(有时同时、有时先于做箱):1、了解常出口货物报关所需资料。① 商检证书② 配额证书(需要时)③ 许可证书(需要时)④ 产地证(需要时)⑤ 商标授权、商标品名⑥ 出口香港地区货值超过$10万,其他地区超过$50万,核销时需提供结汇水单(复印件)⑦ 需提供商会核价章2、填写报关单,填妥船名航次,提单号,对应装箱单(packing list),发票,所显示的毛重净重,件数,包装种类,金额,体积,审核报关单的正确性(单证一致)。3、显示报关单所在货物的 “中文品名”,对照海关编码大全,查阅商品编码,审核两者是否相符,按编码确定计量单位,并根据海关所列之监管条件点阅所缺乏报关要件。4、备妥报关委托书,报关单,手册,发票,装箱单,核销单,配舱回单(十联单第五联以后),更改单(需要的话)和其他所需资料,于截关前一天通关。5、跟踪场站收据,确保配载上船。6、凡是退关改配的,若其中有下个航次,出运仍然需要诸如许可证,配额,商检,动植检之类的文件资料,退关、改配通知应先于该配置船期一个星期到达,以便(报运部)顺利抽回资料,重新利用。否则只会顺延船期,造成麻烦。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第2篇: 从航运大国到航运强国

中国接入互联网短短20多年,便呈现出网民数量迅猛增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斐然的态势,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随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成立,“网络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当前我国网络建设的重大战略。12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再次指明建设网络强国的重大意义。

互联网的起源?

萌芽: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组建了一个计算机网,名为ARPANET,1969年,“阿帕”网第一期投入使用。拓展应用:雷·汤姆林森开发出了电子邮件。此后ARPANET的技术开始向大学等研究机构普及。走向世界:“阿帕”网跨越大西洋利用卫星技术与英国、挪威实现连接,扩展到了世界范围。成为互联网:提姆.伯纳斯李开发出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他还开发出了极其简单的浏览器。此后互联网开始向社会大众普及。全面普及:马克.安德里森等人开发出了真正的浏览器"Mosaic"。此后互联网开始得以迅速普及。

中国互联网的治理?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提出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要求把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发布,明确了建设网络强国的路线图与时间表,打开了军画网路强国的新蓝图。

距离网络强国尚有“四缺”:缺速度、缺中文站点和中文信息、缺低廉的收费、缺互联网使用的效率。

如何建设网络强国?

首先明确目标,2016年7月27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正式公布,明确了网络强国建设的“三步走”战略目标:2020年核心关键技术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5年根本改变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本世纪中叶网络强国地位日益巩固,在引领全球信息化发展方面有更大作为。建设网络强国应秉持的原则:1、互联网思维原则;
2、协同治理原则;
3、公众权利保护原则;
4、依法治网原则;
5、国际互联网善治原则。建设网络强国须明确的重点:1、核心技术是关键,没有核心技术,互联网就是易被窥视和打击的“玻璃网”,没有在网络空间国际战略和全球网络治理规则方面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2、信息化驱动是牵引,谁能够掌握信息并使之转化为经济优势,谁就将取得胜利3、网络安全是基;
4、人才建设是根本,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竞争是最终的竞争。1、顶层设计加强网络强国战略;
2、法律法规保障网络强国战略,习主席曾指出“互联网这块‘新疆域’不是‘法外之地’,同样要讲法治,同样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因此近两年来密集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正是为我国“依法治网”提供了必要前提,也必定会给我国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的迈进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3、基础设施牢筑网络强国战略,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我国互联网发展实现“弯道超车”、信息流通安全高速、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的飞跃的坚实基础。4、清朗空间助推网络强国战略,网络空间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日益紧密,网络环境纷繁复杂,互联网不应成为违法不良信息的聚集之地。正能量信息占据网上主流,不仅能让网络空间风清气正,更能带动网络文化全面繁荣,提升我国互联网发展的“软实力”与国家凝聚力。同时人人争做“中国好网民”,传递正能量,可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进而为建设网络强国贡献自己的坚持和努力。5、对外合作提升网络强国战略,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是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我国社会变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繁荣富强的必然之路,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我们在路上!

建设网络强国,我国有哪些后发优势?

在网络强国建设方面,工信部将按照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总体部署,围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保障网络安全等重点任务,加快推动信息通信业转型发展。在宏观定位上,要更强调信息通信业的基础性、公共性定位,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开展网络提速降费行动,完善电信普遍服务机制。在发展方向上,要把“两化”融合作为信息通信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夯实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发展基础。在产业体系上,要加快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全力打造现代互联网产业体系。在发展格局上,要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多种形式参与信息通信业投融资,形成多种主体相互竞争、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在管理能力上,要坚持发展、管理与安全并重,加快建设以互联网管理为核心、基础管理和网络信息安全为重心的行业监管体系。

当今世界网络强国在那些方面?

1、人均网络带宽比例。越高越发达。2、人均上网费用。越低表示网络越廉价,也就越发达。3、网络线路的建设投入。4、因为网络发展而应运而生的软件公司、网络公司产值比例,纳税比例。5、由网络而产生的文化出口收益额度。6、美国拥有互联网的核心和基础资源,掌控全球互联网的话语权与主导权。7、韩国是全球公认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最完善的国家之一,拥有全球最令人羡慕的“逆天网速”。

第3篇: 从航运大国到航运强国

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思考

摘要:改革开放至今, 我国广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实行合资、战略联盟等措施,使制造规模逐渐扩大,能力迅速增强,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依然十分薄弱,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增长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本文通过对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其从制造大国转变到制造强国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制造业;
现状;
存在的问题;
对策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19.8%,超过了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其中,装备制造业产值已率先于2008年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并且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01202.0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改革开放的发展,使中国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大幅增长,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1 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

近些年,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使大批制造企业日益壮大,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竞争力与日俱增。但是,中国制造业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许多领域仍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价值链低端,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少,创新能力低。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主要依靠数量和价格优势,附加值低,并且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的问题突出。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国家之一,也可以说是世界制造业大国之一。我国财政收入中的一半都来自制造业,制造业吸收了一半的城市就业人口、一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制造业在整个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尤其是解决就业、创造外汇收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制造业是中国的比较优势所在,全球制造中心也正在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大国。

2 中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首先,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核心技术。我国是制造业大国, 但产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薄弱。在代表制造业技术水平的重大装备制造业中,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缺乏设计和制造成套设备的能力。我国制造业加工制造能力在国际经济分工中一直处于低位,只能进行转包生产和来料加工,制造的是低附加值及高资源投入和高能耗的产品,高附加值的产品和部件都依靠进口。

其次,装备制造能力欠缺,制约了制造业增长方式的转变。目前中国机械装备制造业生产能力利用率低,但国内市场急需的重大技术装备、专用设备等技术密集型产品每年却需要大量进口。很多人都认为我国市场供大于求,其实正是这种供大于求掩盖了局部的短缺。

再次,缺乏创新人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培养国内外优秀人才,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我国科研开发人员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而不是企业,是导致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程度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3 成为制造强国应采取的对策及建议

中国要成为世界制造强国,就必须缩短和美日的差距,扶持高水平的企业群体。这些企业和产业的生产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经营管理水平等都应该在世界市场结构中处于相对垄断的地位,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跨越。

首先,我国要提高创新能力,包括技术创新、人才机制创新、管理机制创新和激励机制创新。创新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以人为本,改革创新制造工程教育也是重中之重。其次,优化创新体系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引进的结构。随着企业技术能力的逐步积累,国家创新体系要转向为企业开发新技术提供知识生产和高级人才的支持。自主创新与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应当是互促发展的,要把发展先进制造业放在优先位置,强调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掌握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从集成创新的角度考虑,探索由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到形成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结论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看,制造业结构升级的趋势是通过技术创新建立新的技术产业优势和提高技术产业的竞争力,从而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占的比重,降低非技术产业的比重。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制造业,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跨越,这也是发展中国制造业的必由之路。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持续发展的基础,它既占有基础地位,又处于前沿关键。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的制造业仍应该是工业的主体,并将保持强力的发展势头,而且其发展将更加注重提高核心技术的原始创新,提升重大装备的集成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效益,从而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全球竞争力,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制造强国再到创造强国的历史跨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黄真, 骞金昌,中国制造: 自主创新之路怎么走[N],中国信息报,2006

[2]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

[3]吕政,工业技术创新体制与政策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

[4]刘应杰,大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N],中国企业报,2005

第4篇: 从航运大国到航运强国

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
QQ:361781513 姓名:释 帅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19.8%,超过了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其中,装备制造业产值已率先于2008年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并且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01202.0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改革开放的发展,使中国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大幅增长,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1 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
近些年,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使大批制造企业日益壮大,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竞争力与日俱增。但是,中国制造业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许多领域仍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价值链低端,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少,创新能力低。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主要依靠数量和价格优势,附加值低,并且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的问题突出。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国家之一,也可以说是世界制造业大国之一。我国财政收入中的一半都来自制造业,制造业吸收了一半的城市就业人口、一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制造业在整个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尤其是解决就业、创造外汇收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制造业是中国的比较优势所在,全球制造中心也正在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大国。

2 中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首先,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核心技术。我国是制造业大国, 但产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薄弱。在代表制造业技术水平的重大装备制造业中,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缺乏设计和制造成套设备的能力。我国制造业加工制造能力在国际经济分工中一直处于低位,只能进行转包生产和来料加工,制造的是低附加值及高资源投入和高能耗的产品,高附加值的产品和部件都依靠进口。
其次,装备制造能力欠缺,制约了制造业增长方式的转变。目前中国机械装备制造业生产能力利用率低,但国内市场急需的重大技术装备、专用设备等技术密集型产品每年却需要大量进口。很多人都认为我国市场供大于求,其实正是这种供大于求掩盖了局部的短缺。

再次,缺乏创新人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培养国内外优秀人才,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我国科研开发人员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而不是企业,是导致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程度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3 成为制造强国应采取的对策及建议
中国要成为世界制造强国,就必须缩短和美日的差距,扶持高水平的企业群体。这些企业和产业的生产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经营管理水平等都应该在世界市场结构中处于相对垄断的地位,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跨越。
首先,我国要提高创新能力,包括技术创新、人才机制创新、管理机制创新和激励机制创新。创新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以人为本,改革创新制造工程教育也是重中之重。其次,优化创新体系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引进的结构。随着企业技术能力的逐步积累,国家创新体系要转向为企业开发新技术提供知识生产和高级人才的支持。自主创新与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应当是互促发展的,要把发展先进制造业放在优先位置,强调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掌握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从集成创新的角度考虑,探索由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到形成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结论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看,制造业结构升级的趋势是通过技术创新建立新的技术产业优势和提高技术产业的竞争力,从而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占的比重,降低非技术产业的比重。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制造业,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跨越,这也是发展中国制造业的必由之路。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持续发展的基础,它既占有基础地位,又处于前沿关键。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的制造业仍应该是工业的主体,并将保持强力的发展势头,而且其发展将更加注重提高核心技术的原始创新,提升重大装备的集成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效益,从而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全球竞争力,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制造强国再到创造强国的历史跨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工业是经济的根基,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源泉,工业的发展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在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首个10年行动纲领《中国
制造2025》公布后,本报记者专访了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经济事务官梁国勇。他说,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整体转型和升级的一个关键问题,下一个10年将是个关键时期,而《中国制造2025》则是针对这样的关键问题在一个关键时间节点上推出的一个关键政策文件

梁国勇首先全面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认为中国对自己在全球制造业的站位认识清醒,晋级制造强国之列的路线清晰。

他说,从产出总量上看,中国于2010年超过美国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近几年来,随着制造业规模的扩张,中国的优势地位进一步提高。可以说,相对于中国经济的总体规模和人均收入水平而言,中国的制造业发展是超前的。

但与此同时,他也认为,大而不强仍然是中国制造业急需突破的瓶颈。他说,从质量和结构等方面看,中国制造业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从国际竞争力角度看,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不平衡,整体竞争力有待提升。中国在部分行业,如电信设备制造,开始拥有世界级的国际竞争力,相关企业也具备了强大的实力,成为全球竞争中的佼佼者。然而,在其他重要行业,如汽车制造,中国企业还停留在国内竞争的水平,难以到发达国家市场上与跨国公司在其“家门口”进行有效的竞争。

二是中国制造业具有庞大的规模优势,但这种优势伴随着两个重要问题。一方面,中国工业整体呈现的状态是既“大”且“胖”,如何“瘦身”,化解产能过剩,是中国工业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另一方面,中国工业总体上具有能耗较高、污染较重的特点,从产品结构和生产过程看都是如此,如何清洁化、绿色化,是中国工业转型和升级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是在一些行业的国际分工格局中,中国处在价值链的相对低端,如组装环节。由于品牌、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生产掌握在发达国家企业手中,同生产活动相关的本土价值创造非常有限,传统的
加工贸易模式尤其如此。另外,在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低端的生产组装活动面临来自低收入国家的严峻挑战。当然,必须认识到,这种情况的出现是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实现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的升级。

四是在很多行业中,中国企业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相应的研发能力。中国工业的整体升级需要从依赖要素驱动转向依靠创新驱动,从依赖投资和劳动力投入转向依靠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力的提升。对企业而言,既要加强获取、吸收先进技术的能力,更要加强自身的研发能力。除此之外,企业的品牌,特别是国际品牌的开发和管理能力亟待加强。总体上讲,研发、技术和品牌将是中国企业实现从大到强、从本土竞争到全球竞争转变的关键。

他特别指出,制造业涉及庞大的产品体系和极其复杂的供应链结构,与之相关的还有复杂的国际贸易、投资、科技、研发、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对中国制造业实力的全面评价需要综合考虑各行业情况、各方面的分析对象和各种国际比较因素,这就需要有充分的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考量。

梁国勇认为,《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恰恰与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这种战略需要密切相关。规划纲要正是破题蓝图,是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出台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整体转型和升级的一个关键问题,而下一个10年将是一个关键时期。《中国制造2025》是针对这样一个关键问题在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上推出的一个关键政策文件。该文件涉及范围广泛,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中国工业乃至整体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具体而言,《中国制造2025》是旨在推动中国工业提升的第一个10年行动规划。围绕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该文件明确了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推行绿色制造等战略任务。该文件确定了10大重点发展的领域,也推出了政府引导、整合资源的若干工程,因而也可理解为是新一代产业政策的一个纲要。


他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对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使主要发达经济体对制造业的重视程度提升,也相应地推出了一些旨在加强工业发展、推动制造业回流和升级的政策主张,如美国通过《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和《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等项目实施的“再工业化”、日本的“产业复兴计划”、德国的“工业4.0”、法国的“新工业法国”,以及英国的“高价值制造”等。因此,围绕制造业的国家间竞争将更加激烈。对中国而言,面对发展中国家在低端制造领域和发达国家在高端制造领域的“夹击”,向上突围是必然的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可以将《中国制造2025》看作是对制造业领域国际竞争新格局的应对之策。

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制造业正在经历一个以“智能化”生产为主要特征的重大变革,这被视作在历史上生产过程的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之后一次新的“工业革命”,主要发达国家也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相应的规划和布局。在世界制造业的重镇德国,“工业4.0”成为其高科技战略的核心部分,以确保该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优势。“工业4.0”提出,建设“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以推进“智能生产”,其实质是实现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高度集成。《中国制造2025》提出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战略任务,实际上也是基于相同考虑。可以说,《中国制造2025》针对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新动向,与主要制造业强国的政策动向基本同步。

结合专业谈一谈中国如何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


[引 言] 全球制造业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的大国。如何提高中国制造业经济的含量,提出构建制造业强国的对策,从而促进中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选择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作为我们的专业,就做好了为制造业做贡献的准备,因而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我们对“我国应如何从制造业大国转变成为一个制造业强国?”这个问题作了一定的思考。

[关键词] 制造业大国 制造业强国 科学技术发展

众所周知,我们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制造业大国,但是,这两年,我从我的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这门课程中了解到,制造业大国远远不是
我们应追求的目标,我们要追求的是制造业强国。有关研究也表明:目前中国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业的比重已超一成,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但是中国仍不是制造业强国,正开始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挺进。下面,我就结合我所学的专业,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来谈一谈我国应如何从制造业大国转变成为一个制造业强国。
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和30年改革开放发展,使中国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大幅增长,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制造大国和出口大国,个人电脑、移动电话、水泥、钢材、化肥、化纤等多种产品产量列居世界第一位。同时,全球制造中心正在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大国。
随着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一大批制造企业日益成长壮大,特色制造产业集聚区逐步形成,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竞争力与日俱增。但是,中国制造业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许多领域仍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价值链低端,创新能力较弱,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少,大型跨国经营企业和国际著名品牌少。同美、、德日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主要依靠数量和价格优势,附加值低,而且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的问题突出。据统计,美国制造业增加值率都在40%以上,但是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率还不到30%(2006年26.20%;
中国的人均GDP不到日本人均GDP的10%(2007年6.5%,但是单位GDP能耗却相当于日本的4倍,单位GDP排放量相当于日本的10倍,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日本的7倍。
中国制造工程的战略目标是:致力于节能减排,并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与国际竞争力;
致力于造就一个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的世界;
致力于满足中国和世界极大多数人的需要。摆在中国制造工程界面前的历史任务是:开发和应用自主创新技术,提升中国制的全球竞争力;
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开发应用纳米、超精、极端和超大规模的先进工程成套装备;
适应中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全球市场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由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能源、水及其他资源的危机给世界资源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必须创造出可持续发展的制造工程,节约能源资源,发展绿色制造、再制造,发展循环经济。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和排放是当务之急。当前,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面临资源和环境的严重制约。未来20年制造业的增长,如果单纯依靠数量增长,这是资源能源所不能承受的,因此必须依靠科技进步,采用绿色制造技术,在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的同时,努力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这也是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在创新先进能源技术装备方面,要重点加强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液化及多联产设备,复杂地质油气资源勘
探开发设备,先进核电设备,先进可再生能源研发和产业化设备,先进节能设备及终端用设备的创新制造。
绿色制造,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由于制造业在将物质资源转变为产品的制造过程以及产品的使用和处理过程中,同时产生废弃物,是众多环境与经济发展冲突的主要源头。因此,在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下,有关资源节约和环保的问题成为当今先进制造的新要求。强调节能、节材的产品和制造工艺,可再生循环制造,绿色制造,以人为本的制造。
开拓制造业的新领域。空天、海洋、地下工程装备,新能源、先进核能、环保等新领域设备,信息、生物医学、EMS、M智能机械等新领域,都有待大力开拓。
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能靠我们自己。在重点领域,特别是国防领域的对外技术依赖会对国家安全构成严峻挑战。提升重大工业装备成套化、系统化能力。大力发展成套装备和基础装备,解决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不良的顽症,解决系统设计、系统集成技术薄弱的问题,尽快改变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缺位的状况,解决学科发展和技术发展结合、交叉不够的问题。选择重点工业成套装备进行自主创新,特别是高档数控机床、高效清洁发电设备、大型煤炭井下综合采掘提升选洗没备、大型薄板冷热连轧成套设备、高速列车和新型地铁车辆、百万吨级大型乙烯设备、大型煤化工设备、大型施工机械、新型纺织机械、生物工程装备等。
面向未来的核心关键技术,有些还不很成熟,但在制造业中有一定影响,如:精益生产、敏捷制造、虚拟制造、并行工程、智能制造、网络合作制造、企业资源计划等;
也有一些面向未来的核心关键技术正处于探索阶段,但却有未来应用前景,如:生物制造、绿色制造、协同制造、远程制造、全球制造、下一代制造生产模式等。
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自主创新需要着力加强基础研究和战略技术研究,从而在全球经济分工中取得优势和主动地位,并且可以引领产业与技术发生跨越式发展和重大变革。发挥市场拉动和技术推动双重驱动力的作用,来提高制造技术的整体实力。通过集成创新、原始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三种途径实现自主创新。加速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良好的创新环境。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依靠知识、技术和服务创新。现代制造业将从依靠人力、资源消耗的低成本优势转变为依靠知识、技术和服务创新的高附加值竞争优势。数百年来以产品为中心的制造业正在向知识服务增值扩展延伸。从以产品为中心迈向以提供产品和增值服务为中心,是制造业的历史发展和进步,是制造业后工业化时代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是今
后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也是调整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实现低消耗、低排放、高增值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天的制造应包括从市场调研开始到售后服务、直到产品报废回收在内的全过程服务,体现了全方位为顾客服务、为社会服务的精神。着力推进原始设备制造(0EM——原始设计制造(0DM——自主世界著名品牌制造(OBM之路,创造国际著名品牌。这条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体现为: 利用信息等技术,提高工艺技术水平、产品设计能力及系统集成能力;
创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著名品牌产品;
具有中国特色的、以自有技术为核心的中国设计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自主进入全球产业链;
不仅实现产品出口,而且实现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出口,实现中国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
加快信息化进程。制造业信息化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引发了产品设计方法和工具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导致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制造装备的数字化、服务的网络化、全球化、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工程人才,以人为本,改革创新制造工程教育也是重中之重。相应的政策支持也可以起到增加基础前沿研究投入,培养知识、技术的源头与后劲,扶持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的作用。
未来的机械工程将是面向全球多数人的制造与服务工程。进入21世纪,全球市场需求的多样化趋势更加明显,制造业面临全球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挑战。随着顾客消费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增长,大批量、同一造型的产品将被多品种、小批量甚至单件定制的产品所替代,功能性产品被功能艺术性、文化生态型产品所替代。未来的制造工程应是面向多数人的制造,不仅面向发达国家,更需面向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的制造,应是低成本、多层次、多样化的制造。
高新技术创新与汇聚,基于更多学科知识和技术。信息、纳米、生物技术及智能技术创新与汇聚将为制造工程带来新的机会和挑战。未来20年,信息、纳米、生物和智能技术将主导技术发展,将被应用到包括制造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工程、能源工程、水处理工程、空天海洋工程、农业工程、环保工程等各个领域并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未来制造工程将更基于多学科知识和技术,包括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信息科学技术、智能科学技术、能源、生态和环境科学、材料科学和技术、法律和社会科学、艺术和文化等。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看,制造业结构升级的趋势是通过技术创新建立新的技术产业优势和提高技术产业的竞争力,从而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占的比重,降低非技术产业的比重。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创造世界管理新模
式。制造业信息化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重点、突破口和主战场。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制造业,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跨越,是发展中国制造业的必由之路。
最后,作为学习机械工程,将来要向制造业进军的一员,我希望能尽自己的所学,为我国从制造业大国转变成为一个制造业强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推荐访问:航运 强国 大国 从航运大国到航运强国 从航运大国到航运强国 大国航运之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