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马克思主义真理探索发展与中国实践分析(2022年)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2022马克思主义真理探索发展与中国实践分析(2022年)

2022-05-20 11:50: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马克思主义真理探索发展与中国实践分析(2022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马克思主义真理探索发展与中国实践分析(2022年)

马克思主义真理探索发展与中国实践分析3篇

【篇一】马克思主义真理探索发展与中国实践分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1)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创建时的几十人,到如今壮大为六千多万党员的宏大队伍,一直 高举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旗帜胜利前进。
  在世界上,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不只是中国共产党人,从欧美各国到大洋洲,从亚洲到 非洲、拉丁美洲,到处都有马克思主义者。
  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种思想理论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具有如此强大的威力。从 《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一百五十多年中,马克思主义一直是塑造世界的主要精神力 量。
  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坚持不懈的斗争,现代科技的革命 力量,迫使资本主义发生改变,从野蛮的资本主义变成现代“文明”的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武装的共产党人,团结广大人民,成为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人类进步的中 坚力量。没有这样的中坚力量,战胜不了法西斯主义,也不会有二次大战结束以来整个 世界总体上的和平。
  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创建的社会主义国家,使一些落后的民族实现了社会形态和生产力 发展的巨大飞跃,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并且从历史发展的边缘地带走进 创造人类文明的中心舞台。
  马克思主义对世界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社会形态的变化,而且更深刻地表现在人们观 念的变化上。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深刻性,现时代有文化的人再也不可能像 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时代那样去思考问题了。在意识形态领域,在人类思维的天地中,你 可以赞成马克思,也可以反对马克思,但你绕不过马克思。马克思的观点已成为现时代 深厚的思想文化背景。正如历史学家吕·费弗尔所说,“任何一个历史学家,即使他从 来没有读过一行马克思的著作,或者他认为除了在科学领域之外自己在各个方面都是狂 热的反马克思主义者,也不可避免地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来思考,来了解事实和 例证。马克思表达得那样充实的许多思想早已成为我们这一时代精神宝库的共同储蓄的 一部分了。”(陈学明、马拥军《走近马克思》第550页,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另一个 著名思想家J·A·熊彼德则这样评价马克思:“大多数智力和想象的创作,经过一段时 间,短的不过饭后一小时,长的达到一个世纪,就完全湮没无闻了。有些却不,它们遭 受了晦蚀,但是又复活了。不是作为文化遗产中不可辨认的成份而复活,而是穿着自己 的服装,带着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自己的瘢痕而复活了。这些创作,很可以称之为伟大 的创作。在我看来,伟大和生命力是联结在一起的。按这个意思来说,伟大这个词无疑 适用于马克思。”

  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实践失败之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兴高采烈,它们的思想家,以 弗朗西斯·福山为代表,大肆宣扬关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终结。“配合着流 畅的进行曲节奏,它宣称:马克思已经死了,共产主义已经灭亡……它高呼资本主义万 岁,市场经济万岁,经济自由幸甚,政治自由幸甚!”(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载《 新左派评论》1994年第205期第38页)
  当代资产阶级的政治家、思想家有理由庆幸他们对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不战而 胜”。但他们宣称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也随之灭亡则显得过于肤浅。对此,历史和现 实都会打他们的耳光。实际上,现实生活已经在打他们的耳光了。
  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和东欧各国并没有因为投入资本主义的怀抱而得救,至今还未完全 走出危机。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许多根本性的矛盾一旦失去冷战大幕的掩盖,就日 甚一日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人们比过去看得更清楚,马克思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并 没有因为反马克思主义者的喧嚣而改变,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也没有因为社会主义运 动的某些挫折而减弱。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在世界范围内重新活跃起来。欧美国家一 些享有盛誉的思想家的动向尤其引人注目。法国的德里达、美国的詹姆逊、英国的吉斯 登、波兰的沙夫,都是在各自学术殿堂上有影响的学者。他们的背景和经历不同,但恰 恰是在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崩溃之后,不约而同地走近马克思,满腔热情地研究马 克思、宣传马克思、维护马克思。而在英国BBC举办的全球性评选活动中,马克思被评 为“千年思想家之首”。这些发人深思的现象告诉人们:马克思活在现实世界中,也必 将活在未来世界中。
  马克思生前可能没有想到,在太阳升起的东方,在长江黄河奔流不息的中华大地,他 的思想会找到最好的家园。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一些地方还只是一种思想家讨论的题目 ,但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已经是千百万人手中强大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人用马克思 主义来认识世界,来改造世界,来创造人间奇迹。
  社会主义中国在东方的崛起,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巨大威力。但这不是教条式马 克思主义理论的威力,而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威力。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是“一化”,而是“两化”,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经验马 克思主义化。
  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使马克 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使之在 其每一表现中都带着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特性和中国气派。
  所谓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就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中国共产 党和中国人民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科学的理论,从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中 ,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 思主义,从而为新的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由弱变强的根本枢纽。启动这个根本枢 纽的历史伟人是110年前在湖南韶山冲诞生的毛泽东同志。
  历史上的伟大人物都曾志其所行,亦曾行其所志。20世纪30年代后期,在红星照耀的 宝塔山下,毛泽东同志鲜明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的历史 任务,并且身体力行,创造了永远融入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伟大功绩。
  毛泽东同志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来揭示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由此确立 党的思想路线。他创作的《矛盾论》、《实践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等经典著作,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普及、大发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 性飞跃,重塑了中国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维方式,这是中国人民能够不断创造历 史奇迹的真正秘密。



  毛泽东同志缔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理论,并且将武装斗争同党的建设、统一战线有机地结合起来,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 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对中国传统社会进行了根本性改造,使之成 为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社会。

  毛泽东同志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人 民民主专政的国体,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政体,以及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与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等基本制度,奠定了中国社会长治久安的政治基础,创造性 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政权的理论和实践,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建设政治文明的理 论与实践。
  毛泽东同志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建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立了完整 的现代国民经济体系,制定了以“两弹一星”为标志的宏伟的科学发展战略,推进了“ 四个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毛泽东同志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社会主义的新文化。毛泽东同志提出,科 学文化工作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努力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毛泽东同 志还以自己创作诗词和书法精品的实践,显示了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完美 结合可以创造多么辉煌的成就。
  毛泽东同志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倡导者和实践者。《纪念白求恩》、《 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等光辉著作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精神境界的真实写照。无 论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真正的共产党人,都是以这样的世界观、人 生观、价值观对待生活、对待事业、对待人民群众的,因而使我们党的队伍永远葆有充 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
  毛泽东同志具有宏大的世界眼光。他一贯强调,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不可能孤立于世界 之外,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善于学习外国对我有用的东西。闭关自守、盲目排外以及任 何大国主义的思想行为都是完全错误的。但是,我们对待世界上任何大国、强国和富国 ,都必须坚持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决不允许有任何的奴颜婢膝、卑躬屈节的表 现。毛泽东同志提出“三个世界”的理论,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他教导我 们,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中国人民既要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 英雄气概,也要有使世界共享昆仑之惠,“环球同此凉热”的博大胸襟。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也 是伟大的诗人和书法家。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的许多领域中 ,都达到了令人惊叹的高峰。他在中国革命史和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都占有不可动摇 的崇高地位。
  人无完人,毛泽东同志也犯过错误。他在20世纪60年代发动的“文化大革命”,就是 一个严重的错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 的决议》已对此作出了结论。这个错误对党、对人民、对毛泽东同志本人来说,都是一 场悲剧。在这个复杂的历史时期,尽管跳出了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但在毛泽东 同志的领导下,在党内健康力量和人民大众的努力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基并没有 动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两弹一星”计划还在进行,国家仍然保持统一并且在国际 上发挥重要影响,形成中美苏“大三角”格局。毛泽东同志领导了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的斗争,对江青、张春桥等人进行了重要的批评和揭露,不让他们夺取最高领导权的野 心得逞。特别是在筹备四届全国人大期间,他把邓小平同志和周恩来同志一起,确定为 国务院的领导核心人选。这样,毛泽东同志在他的身后,不但给党和人民留下了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的理论结晶——毛泽东思想,而且创造了继续推进 马克思主义“两化”的历史条件。
  
  历史发展是按客观规律前进的,所谓“天道不爽”实际上是绝大多数人民的实践决定 历史的发展方向。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实践反复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 经验马克思主义化,才能不断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道路。今天,中国共产党人 可以告慰于毛泽东同志的是,他所开创的马克思主义“两化”事业一直在与时俱进、蓬 勃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社会主义事 业发展的新时期,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 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 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 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 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新的宝贵经验,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 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 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 之基、力量之源。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毛泽东思想一样,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 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的伟大理论成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指针。新世纪 、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往开来,开拓创新,立党为公,执政为 民,坚持这个根本指针,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正在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和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的崭新篇章。
  在人类历史上,不同文明彼此影响、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情况并不鲜见,但从来没 有达到马克思主义“两化”这样巨大的规模和深远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经 验马克思主义化,以亿万人民的伟大实践为基础,实现了西方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完美结 合、科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完美结合,推动了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创造了社会文明的 崭新形式,中国人民由此对人类作出了新的重大贡献。实践在不断发展,奋斗正未有穷 期,中国共产党人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的历史进程,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扎实工作,执著向前,这是中国人民对毛泽东同志诞辰11 0周年最好的纪念。

【篇二】马克思主义真理探索发展与中国实践分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人文社科学院2011级汉语言文学2班第 组

11205065 陈振凯(组长) 访问候鸟老人、做养老现状分析

11205051 刘洪文 访问老人、做问题分析、整理报告

11205096 张广杰 写策划书、做总结分析、PPT展示

11205078 周健 写策划书、拍照录影、做访问记录

11205076 汪胜 访问老人、做报告建议、做访问记录

农垦干休所候鸟老人与本地老人养老问题

摘要:为了深入了解海南省三亚市中老年居民的养老情况,人文社科学院2011级汉语言文学2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小组成员在三亚农垦干休所展开了关于候鸟老人与本地老人养老现状差异的访谈调查,旨在通过此次访谈调查,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三亚市的养老问题有机结合,通过分析比较本地区的养老问题为三亚市政府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本地老人 问题 候鸟老人 问卷

马克思主义原理要求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发现问题、面对问题、切实的解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观看复兴之路时提出了中国人要有“中国梦”,“中国梦”有强国梦有富民梦有大梦也有小梦,中国在发展出现问题在所难免,而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要主动去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走向社会了解社会问题将理想与实践结合,将“中国梦”具体化,赋予中国梦更广泛的时代内涵,三亚市作为国际旅游岛的前沿城市承载着太多的复兴任务也存在很多的社会问题。随着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候鸟老人的逐渐增多土地的价格节节飙升导致三亚市的养老矛盾逐步激化。鉴于此,我实践小组5名成员对三亚市农垦干休所的养老情况进行了访谈调查。

一、调查目的及意义

目的:今天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在逐年加剧,海南岛也不例外。海南省三亚市作为国际旅岛的前沿城市,气候温暖湿润,环境优美怡人使三亚吸引世界各地的老人前来居住养老,国际旅游岛的快速建设使三亚面临着巨大的养老压力。候鸟老年人与本地老年人在经济、健康医疗保障、精神慰藉需求和长期养老照护等方面的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此次调查研究旨在了解三亚候鸟老年人与本地老年人的养老差异,三亚养老问题的突出问题。为三亚市解决养老问题提供智力支持。

意义: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富有责任富有义务,希望能通过社会调查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更好更快的融入社会。了解三亚市养老问题一方面能够帮助我们增长知识、见识,更好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实际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做到知行合一。另一方面希望能为国际旅游城市建设出一份绵薄之力。

二、问题分析

本调查问卷设置具体问题15个,下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问题1至4主要询问老人的婚姻、子女、居住方式和生活自理能力,通过这几个问我们可以大致了解老人的基本情况,同时问题之间还具有关联性,比如询问其婚姻状况和有几个子女,我们可以进一步去问其居住方式、日常生活能否自理

问题5至6谈论的是老人收入来源和数目,通过询问老人的收入及方式,我们可以具体得知老人现在的一个生活水平,以及老人对现在的生活状态是否满意

问题7至10主要围绕老人的医疗,身体的锻炼,活动场所,进而询问其生活质量。老人容易生病,所以医保体检是一个与他们息息相关的问题,老人的锻炼活动是他们生活水平的重要体现,通过这两个问题再加上老人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评价,让我们能更清楚的感受老人的的生活状态

问题10至16(15题为开放性,老人大多没有具体的意见回答)主要是围绕老人的养老方式,以及老人对政府工作的期待。不同的老人有自己心中理想的养老方式,老人对政府、政策也有各自的期望,老人对政府政策的期望会让我们明确看到老人的需要,将会给我们的社会一个更明确地建设目标和方向。

三、三亚市干休所本地老人与候鸟老人养老现状分析

本小组以走访谈话的方式,通过与干休所内居住的8位老人交谈,调查,其中4位老人为本地老人,4位老人为候鸟老人。

(1)通过谈话调查得知,本地老人中,60至70岁有2人,均有退休工资,加上儿女奉养,月收入在2000—3000元之间,均表示除去日常开销外还有剩余,经济水平良好;
70岁以上有1人,有退休工资,月收入在1000—2000元之间,除去日常开销后经济情况比较紧张;
80岁以上有1人,靠儿女奉养,月收入在1000—2000元左右,经济状况良好。候鸟老人中70岁以上有3人,都有退休工资,月收入在2000—3000元之间,经济状况良好;
80岁以上有1人,儿女奉养,月收入在1000—2000元之间,经济较为紧张。

(2)通过谈话调查得知,老人们经常体检并享受医保,老人们表示享有医保的政策虽然好,但是对三亚市的医疗保障制度与基础设施均感到比较不满,认为政府应该增加投资,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与基础设施。

(3)通过谈话调查得知,本地老人有3位老人是与孩子同住,生活上均由儿女们照顾;
1位老人是夫妇俩独立居住。生活上夫妇俩相互照顾对方。候鸟老人中有2位老人是与孩子同住,但生活还多是自己照顾自己,表示儿女们工作比较忙,自己仍然有能力照顾自己的;
2位老人是夫妇俩独立居住,在生活上也是夫妇俩相互照顾对方。

(4)通过谈话调查得知,老人们都表示自己的生活很幸福,本地老人中3位与子女同住的老人表示,儿女们都在身边,还有孙子孙女陪伴,不愁吃不愁穿,小区环境幽静良好,茶余饭后有人聊天、有业余娱乐活动,生活质量良好;
另1位老人表示与老伴风雨相伴几十年,可以说是白头偕老,爱情婚姻幸福,并且当今的政策非常好,虽然物价较高,但是生活质量也提高了许多。候鸟老人中,85岁的李奶奶说自己的生活非常幸福,自己在家中种了几十种花,每天都小心翼翼的呵护着,对自己的环境感到非常满意,并表示照顾花朵让她有事可做,唯一感到不足的是,自己的孙子在北京上学,非常想念孙子,希望有人陪伴唠嗑;
有1位老人表示自己是来三亚旅游的,现在与儿女们住在一起,有孙女陪伴,并且儿女们都很孝顺,他感到很满足也很幸福;
另外两位与儿女居住的老人也都表示自己的生活非常幸福。

(7)老人对目前娱乐和生活的意见及期望:通过谈话调查得知本地老人:①精神娱乐方面:我们调查采访的老人中,最常提到的就是在小区里散步,此外大多数老人还提到最经常的活动就是打门球。老人们纷纷表示自己的年事已高,腿脚不如从前灵活,行动不便,往往茶余饭后就只能在小区内散散步,打打门球。据老人们介绍,该小区原有3个门球场,现今只剩下其中一个,另外两个门球场成了停车场所。他们表示,希望政府可以多多关注老人们的娱乐休闲生活,丰富老人们的娱乐生活,毕竟老人们对物质方面的生活要求并不高,有吃有穿有住的地方就很满足了,所以娱乐休闲生活是老人们目前最为渴求的。

②在医疗保障方面,老人们表示,他们年纪大了,往往容易有个一灾二病的,因此医疗报销的比例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退休金本就不高,如果再生病了,日子就更加艰难了。他们的儿女也有自己的家庭,经济压力也比较大,老人们心疼儿女,不愿意给儿女添麻烦。而现在看病治疗的费用越来越高,老人们实在无法承担,因此期望政府能在这方面照顾他们。

候鸟老人:①精神娱乐方面:老人们在娱乐方面与本地老人基本一致,其中一位老人对种植花草较为热爱,在自家院子里种植了140种花。老人表示,小区内可活动的地方很少,并且小区环境较以前来说更差,基础设施不完善。

②在医疗保障方面:老人们表示,年纪大了容易生病,而外省的医疗卡在三亚是不能报销的。因此他们希望三亚能与他们所在的省份建立异地医疗报销制度,方便候鸟老人在三亚的生活。

③交通方面:老人们表示三亚的交通问题非常严重,摩的较多,并且不遵守交通规则,乱闯红灯,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出行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四、根据老人反映的一些养老问题,向政府部门提出的建议:

①建立健全医疗保障体系。我们调查走访的老人中城乡差别很大,城市户口的老人基本上享受医疗保障,然而农村老人很难享受医疗保障。城乡区域间医疗资源分布不合理,政府应该合理分配资源,确保“老有所医”。

②提供充足的养老设施。通过这次调查走访,我们发现大部分老人锻炼的只要方式便是晚饭后散步,其余便无其他锻炼,原因是缺少健身的公共设施,政府应该加大这方面的投资建设,确保“老有所乐”。

③加大养老保障金的投入。在三亚这个物价极高的城市,部分老人认为他们的退休金太少,不能很好的维持自身正常生活,因此,他们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养老保障金的投入。

另外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另一个问题,大部分老人均和子女同住,但是由于子女忙于工作而忽略了自己的父母,导致多数老人感觉孤独无聊。因此,我们给子女的建议:多抽出时间陪陪自己的父母,陪他们聊天,陪他们运动,尽一个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五、总结分析

此次社会访谈调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我组对三亚市农垦干休所进行访谈调查,目的在于以点带面通过对个体的调查中进行比较分析,对三亚市的候鸟老人和本地老人的养老情况作出数据总结。我们在实践中了解到了三亚市本地老人和候鸟老人在养老需求方面的异同以及存在的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调查小组进行数据分析整理归类总结,希望能够将问题反馈到三亚市政府切实解决养老问题,实现此次访谈调查的目的。

从调查结果和数据分析中,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访谈调查中不乏海南老人,当地老人的养老问题也亟待解决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因为外来人口的增加使海南老人的养老资源受到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分减,海南本土的老人对此很不满意,在心理上出现了排外的倾向,并且对老年人福利也提出质疑。希望三亚市政府能出台政策平衡此事。

在我们采访的18位老人中多数是与老伴相互照顾独立居住,有的失了老伴的老人也是自己住,甚至有一位老人老伴生病了只靠她一个人去医院照顾。这样的晚年,没有子女的关爱呵护,就算是给他们再多的养老金,恐怕也不能真正让他们幸福。老人们都在言语中透露出想和子女一起生活又怕打搅他们的小家庭的意思。父母把我们养育长大,在他们老了、无法照顾好自己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该学学乌鸦反哺、山羊跪乳等等连自然界的动物们都懂得的孝悌呢。

无论是本地老人还是候鸟老人,都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方面有很大的期望。老人腿脚不方便,高而陡的台阶、夜晚黑漆漆的路、不管白天黑夜都不顾红灯到处疯闯的摩的,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险与不便。

现在去医院就诊取药的费用越来越高,老人们多是体弱多病光凭退休金根本难以负担,因此他们希望政府能够提高医疗报销比例,为老人开通健康绿卡,使看病就医再不成为老人们的心头愁。在这一点上,候鸟老人存在更大的忧虑,外地的医保在这里并不能报销,这就给他们住院看病造成了较大的困扰,作为候鸟老人群体中占九成以上的东北老人们,他们热切希望三亚市能与东北三省办理医保联网,跨地报销,为他们更好地在三亚定居养老解决困扰。

通过访谈,我们发现老人们都很期望社区甚至各级政府能够分出一点注意力给他们,为他们举办适合他们的娱乐活动,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老人们不需要工作了,自然需要许多的娱乐活动来填补生活。

六、小结

瓦蓝的天空中闲云漂浮,今天下午的阳光也很灿烂,我们一组几人踏上采访之路。

在没采访之前,我们想着可能遇到的困难,比如被采访的老人不配合,亦或者遭到拒绝,再者可能在交流上遇到困难,还有比如被采访的老人很健谈我们要怎么应对,等等各种情况我们都预想了一遍。最后,我们要求自己一定要做到耐心、温和、礼貌、说话得体、谦虚,这样才能完成采访任务。

采访开始了,我们采访的第一个人是一位老奶奶,老奶奶很配合,我们很轻松的完成了采访。之后,我们接着寻找对象进行采访,直至采访任务完成,我们觉得此次采访活动很成功。在采访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几个不愿意被采访的老人,也遇到说话不是很流利的老人,也有很能聊的老奶奶,这一切都让我们感到此次采访充满乐趣与意义。我们遇到一位东北的老奶奶,奶奶很热情,在采访结束后还邀请我们去她家吃饺子,实在很热情。

通过这次采访,我们知道老人们对三亚目前养老情况的看法,也认识了很多热情的老人,我们也感受到老人们的那充满活力的生活态度。总而言之,我们这次采访活动的完成让我们收获良多。

评价

整体评价:得分:83分

所有小组成员都认真协力做访谈调查,将理论实际相结合,每个成员积极参与、相互帮助。但由于是初次实践,大家默契度不太高,所以整个访谈过程进行得不是很顺利,但总体来讲效果还是比较不错的。

组员评价:

1.陈振凯的评价(组长):

刘洪文(95分)能完成工作,协助其他成员

张广杰(93分)尽职尽责,积极完成各项工作,

周健(88分)能完成工作,协助其他成员

汪胜(86分)能完成工作,协助其他成员

2.刘洪文的评价:

陈振凯(92分)尽职尽责,积极完成各项工作,任劳任怨,统筹全局

张广杰(90分)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

周健(85分)工作良好,听从安排,富有责任心

汪胜(88分)积极认真,不怕苦累,勇于实践

3.张广杰的评价:

陈振凯(92分)工作认真,负责多项工作,能较好协调小组成员

刘洪文(95分)能完成工作任务,认真负责,听从安排

周健(85分)能完成工作任务,与组员协作

汪胜(83分)工作积极认真,与组员协作

4.周健的评价:

陈振凯(88分)工作积极认真,不怕苦累,勇于实践

刘洪文(90分)工作积极认真,不怕苦累,勇于实践

张广杰(83分))工作认真,积极主动工作

汪胜(86分)工作积极认真,听从安排

5汪胜的评价:

陈振凯(90分)认真负责,统筹全局

刘洪文(94分)尽职尽责,工作积极认真

张广杰(87分)能完成工作任务,与组员协作

周健(82分)工作积极主动,态度认真,尽职尽责

【篇三】马克思主义真理探索发展与中国实践分析

导 论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当代人类社会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

2.总体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和主要观点。

3.学习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一、进入21世纪的人类社会

进入21世纪的人类社会,一方面享有以前各个历史时代特别是20世纪积累、创造的丰富物质和精神财富;
另一方面也面临长期遗留的和现实中不断产生的诸多突出问题和复杂矛盾。人类社会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和考验。

1.20世纪人类社会取得的巨大进步

一是科技革命和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20世纪是科学技术革命日新月异的世纪,科技创新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因而大大加快了世界历史进程,推动着各国经济联系和现代化进程在全球范围内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展开。20世纪上半叶,以相对论、量子力学等为代表的物理学革命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20世纪下半叶,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利用、航天技术、生命科学,特别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根本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社会面貌,加速推进了世界各国现代化的进程。

二是社会主义的探索取得重大进展。20世纪初,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全世界被压迫人民带来了希望,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刻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出现,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国际格局,有力动摇了帝国主义的统治,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并在实践中获得巨大发展。在新的形势面前,资本主义也不得不作出一些调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但是,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并没有因此而中断,而是在曲折中顽强地继续前进。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以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丰硕成果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三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全面崩溃。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领土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完毕,整个世界被区分为帝国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形成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实践和其他人类进步力量的共同推动下,在被压迫国家和人民长期艰苦抗争、流血牺牲的奋斗下,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非拉各国逐步取得了民族独立,开始自主探索实现现代化的道路。由于帝国主义殖民统治造成的长期影响,以及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仍然存在,使获得独立的亚非拉国家人民选择和探索自身发展的道路充满艰辛。但20世纪民族解放运动的巨大进步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它是人类社会打破资本主义统治体系的一个重大进展,发展和壮大了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潮流。

四是和平与发展逐步成为时代主题。20世纪人类社会历经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空前浩劫,冷战、核军备竞赛、霸权主义横行肆虐,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巨大威胁。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追求发展的愿望日益强烈。20世纪90年代以后,和平与发展逐步成为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和影响迅速上升,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方向演变,世界和平与发展虽然仍充满变数,但大局总体稳定。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并没有解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增多,要真正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长远目标,还需要各国人民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五是人类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空前提高。20世纪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物质文明加快发展的时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公众的民主法制意识、公平正义意识、和谐包容意识普遍增强,文明多样性获得广泛承认;
国民教育、医疗保障、居住条件、社会福利、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生活质量的改善。与此同时,文明发展程度和生活质量差异仍然存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然极不平衡,一些国家和地区社会矛盾与冲突不断。

2.20世纪人类社会遗留的主要问题

20世纪是人类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世纪,人类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获得长足进步,但仍然给21世纪人类社会遗留了许多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仍然繁重。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后,世界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人民的共同期望和时代主题。但是世界还很不安宁,人类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此起彼伏,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二是发展问题仍然突出。20世纪人类社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成就。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经济增长,许多国家创造了增长奇迹。但是,这种增长带来的并不完全是人们预期的结果。一些国家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导致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发展滞后、贫富悬殊、失业增加、社会矛盾激化;
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严重制约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同时也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因素;
忽视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能源资源紧张,成为制约发展并可能危及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如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如何改变旧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缩小南北差距,实现均衡发展,仍然是21世纪的重大问题。

三是民族宗教矛盾冲突仍然严重。民族宗教问题始终是国际经济政治斗争的重要问题,根源非常复杂,既有经济社会原因,也有历史文化原因。其中,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对落后国家的长期政治统治、经济剥削、民族压迫、文化歧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发展中国家的干涉或侵略,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等是全球民族宗教矛盾日趋复杂和严重的重要原因。此起彼伏的民族宗教冲突不仅影响到区域性的和平与安宁,而且对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事业构成严重威胁。

四是生态环境不断恶化。20世纪的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社会财富的巨大增长,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突出问题。环境破坏、生态失衡、资源紧张、气候变化等问题,已经带来了严重后果。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传统能源资源有限和不可再生与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矛盾,当代发展与后代发展的矛盾,成为摆在全人类面前的突出问题。如果处理不好这些问题,人类进步的诸多努力将化为乌有,人类将面临异常严峻的生存危机。

五是改善人类生存质量的挑战仍然严峻。不断改善生存质量和生活条件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追求。20世纪的发展使人类生存质量和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人类目前的生存状况仍然堪忧。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仍然占相当大的比重,洁净饮用水、必要的食物、基本居住条件、基本医疗卫生条件仍然难以保障,一些落后国家和地区居民普遍贫困、基本生活需求及基本教育条件无法得到保障的状况令人震惊。人类生存条件的改善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现实条件的制约,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

3.2l世纪人类社会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着更为复杂多变的局势。随着许多国家特别是大批新兴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强力推进,各国自身的问题总在不同程度上与全球问题交织在一起。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给更多的民族国家带来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前所未有的全球性风险。

一是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各国各地区加强经济技术合作。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发挥后发优势、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给所有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许多风险和挑战。在长期形成的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遭到威胁,经济安全受到挑战,同时国际资本加速流动,加大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风险。发达国家在对发展中国家输出资本、转移落后产业的同时,还极力推销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在许多落后国家中引发了社会混乱和经济灾难。消除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广大发展中国家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既要积极参与,又要趋利避害,在提高自身适应能力的同时,加快自身的发展。

二是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和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壮大,由少数国家决定世界命运的状况已经发生了改变,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但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传统安全面临的威胁依旧严重,非传统安全问题不断凸显,维护世界和平仍面临诸多挑战;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明显增多,发达国家的经济科技优势对发展中国家的压力将长期存在。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对各国发展模式、发展道路、执政能力产生了重大考验,争取发展主动权的国际竞争将日趋激烈。

三是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机遇和挑战。文明多样性是当代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维护文明多样性、反对文化霸权已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识。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成为信息化时代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趋势,对于增进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互相理解、促进人类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种全球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加剧,也带来了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特别是西方一些政治势力借助其在经济、政治、国际文化和国际舆论方面尤其是传播手段上所占有的优势,极力推销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和社会制度,以图“塑造”和改变其他国家的文化和政治制度,给世界造成了新的不安定。否认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文明发展的多样性,是文化自大主义或文化霸权主义的表现,是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威胁。

四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增强了人类认识自然和控制人与社会自身的能力,但如果人类社会缺乏对科学技术的全面认识,缺乏对其产生的多种后果的有效制度制约和伦理道德约束,也会对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造成很大的威胁,带来诸如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枯竭、发展失衡、科技伦理失范等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重问题。如何加快科学技术发展,同时克服科技发展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使之更好地为人类造福,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

21世纪的人类社会既面临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迎来了许多难得的机遇,总体来讲机遇大于挑战。世界各国人民只有共同努力、维护和平、推动发展、实现合作,才能向着美好未来不断前进。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我们讲的当代(中国),主要是指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的时期。

20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推动社会主义在实践中获得巨大成功。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科学真理和富有感召力的学说,是世界各国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解放和发展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国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系统回答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并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以独创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当

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一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这一理论体系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化了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

2.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十分丰富,包含了一系列富有时代特征的独创性的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清晰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是立足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施“三步走”战略,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是坚持改革开放,始终把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明确规定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项重大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当代中国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突破了人们对传统市场经济的认识,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与市场经济的优点结合起来,既体现了市场经济的普遍原则,又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以及调控手段上都表现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发挥国家宏观调控对经济发展的调节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必须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关系全局的重大任务,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中国共产党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必须把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贯穿于现代化建设始终,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包括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外交和国际战略等丰富思想。这一理论体系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并且必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三、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认识中国与世界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认识当代中国与世界,要努力学习和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增强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不断提高认识水平和分析能力。

1.努力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所谓“世界观”,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形成的关于世界的总体理解和根本看法。所谓“方法论”,是人们运用一定的世界观去认识、评价和改造世界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必然形成关于世界各种事物的看法,进而形成关于世界的总体理解和根本看法,运用这个总体理解和根本看法去认识、评价和改造世界,必然形成根本的方法论。

哲学是理论形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或者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它的基本理论形态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评价和改造世界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学习和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就是要学习和掌握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意识的观点,掌握认识的本质是能动的反映论的观点,掌握事物是普遍联系、辩证发展的观点,掌握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生活的本质的观点,掌握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的观点,掌握社会物质生产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的观点,等等。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相统一的方法论。恩格斯曾经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91页。由此可见,学习和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是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就要学习和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掌握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来分析和认识问题的方法,掌握分析事物矛盾、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方法,以及群众路线的方法、阶级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方法、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等等。

2.增强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

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评价和改造世界,必须善于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识问题,增强世界眼光,提高战略思维。

增强世界眼光,要善于从全球视野来观察和认识问题。深刻把握当今世界各种力量、各个要素、各方面动因的内在根据、相互联系和发展趋势,准确地透视当今世界纷繁复杂的各种现象的本质,把握时代发展的基本规律。要善于从历史纵深观察和认识问题。列宁说过:“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2页。认识和分析中国和当代世界问题,必须具备历史的纵深感,善于以史为鉴,从深刻的历史比较中汲取智慧、把握规律。要善于通过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来观察和认识问题。随着科学技术革命和现代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深化,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对国际市场和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也在提高。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必须通过中国与世界在各个方面的联系来观察问题,制定科学的国际发展战略,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

增强战略思维,就是要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发展战略来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对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长远的、根本性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前瞻谋划、科学把握和正确决策。要深入准确了解基本国情,使思想认识始终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
要深刻认识当今世情的变化,深入了解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要做到视野开阔、统筹兼顾,既看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又看到当今世界仍然充满各种风险和不确定因素,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要做到善于学习、学以致用,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善于汲取世界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不断总结经验,深入探索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

3.深刻把握规律、坚定理想信念

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能力,归结起来就是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信念。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现阶段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共同理想,集中反映了全体人民对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美好前景的向往,代表了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揭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特别是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更加宽阔的视野中丰富和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分析的理性基础之上,清醒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最终必然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清醒认识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清醒认识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始终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

四、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本课程是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程。学习本课程就是要在本科和硕士相关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和掌握,进一步提高运用这一科学理论体系分析和理解当代中国和世界重大问题的能力。

1.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主要是:深入理解和系统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自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进一步开展科学研究和实践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高理论水平和战略思维能力,从思想深处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是高等教育的最高阶段。本课程对于博士研究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和坚定信念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有助于系统了解和科学分析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以及重大挑战。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老问题、旧弊端仍需解决,新问题、新挑战不断涌现。只有全面认识和准确分析这些问题、弊端和挑战,才能不断开阔视野,培养世界眼光,增进人文关怀;
才能在具体学科研究中增强问题意识,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夯实科研工作的基础。

二是有助于全面了解其他学科的最新发展,丰富知识储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交往活动越来越深入,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复杂。越来越多的问题涉及多个学科领域,问题的解决也需要不同学科的合作。因此,博士研究生不仅要对本领域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而且应该关注其他学科的最新发展,积极汲取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树立起跨学科意识。

三是有助于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在中华民族处在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各种思想观点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学习本课程,有助于博士研究生更深刻地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更深刻地认识当代中国和世界,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自觉承担历史责任,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2.学习本课程的方法

博士研究生的学习不同于本科生、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更加强调自主性学习、开放性讨论和发散性思考,着力提高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认识当代世界与中国的能力。学习本课程的主要方法有:

第一,将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同学习专业知识结合起来。青年时代是世界观形成时期,也是系统接收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时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深入研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重要文献,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又要认真学习掌握专业学科领域的重要成果和最新进展,不断扩大学术视野,不断提高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学术研究的能力。

第二,将准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与了解分析当代世界的发展态势结合起来。当代中国与当今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立足中国、了解世界,深刻把握当代世界的发展态势、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最终目的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学习本课程,必须坚持以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挑战为背景,立足当代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认真汲取世界文明发展的有益成果,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基本立场和基本政策,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

第三,将坚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与深入研究重大问题结合起来。本课程将按专题介绍当代人类社会的重大社会问题、政治经济热点问题、科技前沿问题、主要社会思潮和理论热点问题。学习本课程,必须坚持并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重大现实问题加以深人分析和评价,增强问题意识,深化问题研究,结合自己的专业及理论兴趣,进行拓展性阅读和思考,有针对性地组织讨论,不断提高科学分析和评价问题的能力,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分析与思考

1.胡锦涛指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人与人、人与自然乃至国与国关系也在发生深刻变化。请结合这一论断,谈谈20世纪人类所经历的深刻变化和新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列宁在《我们的纲领》中指出,“我们完全以马克思的理论为依据”,但是,“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做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
……因为它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6页。请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何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3.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的出色表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对此,国际上既有对中国经验和中国道路的称赞,也有所谓“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等非议。请谈谈如何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科学地看待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全球影响力。

第一讲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袼局

教学基本要求

1.认识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并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分析这些变化及其趋势。

2.认识和分析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动力、特征、实质和影响。

3.深刻理解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分析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重大挑战。

4.正确理解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以及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

一、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是当今世界变化的突出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机遇、新挑战和新矛盾、新问题。各个国家、各种国际组织和其他经济政治主体都在努力调整自己以及相互间的关系,以适应这些新变化。

1.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世界性共识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并寻求正确发展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方式,都在努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世界性共识。

新科技革命带来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及其广泛应用,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不断产生出新的产业重点、新的经济形态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幅度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深化和扩展了国际分工,扩大了全球范围的经济联系与交往。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推进,不断产生出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带来一系列严峻挑战。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不断增加与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完成工业化,进人了信息化阶段。而众多发展中国家正在积极推进工业化进程,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信息化的时代潮流,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曾经出现的各种问题,开始在发展中国家集中出现。

寻求正确发展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方式,已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人们普遍意识到经济增长只是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内容,希望实现更加全面的发展。发展必须减少社会排斥,实现包容性发展,包容性发展,由亚洲开发银行在2007年首次提出。包容性发展寻求的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发展相对立,包客性发展倡导机会平等的发展,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发展。包容性发展包括可衡量的标准和更多的无形因素。前者包括基尼系数(衡量收入分配)、识字率、公共产品的一般供应和分配等;
后者包括观念和“感情”等,其关键词是希望和参与。

让更多的社会成员分享经济增长成果。同时,可持续发展必须协调好经济与环境、社会内部、国内与国际的关系。

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发达国家艰难地进行着经济结构调整和福利制度改革,竭力保持经济科技优势。新兴市场国家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不得不面临新的增长压力和发展不均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发展乏力、普遍贫困、经济社会动荡以及经济社会结构不合理的艰难局面。

2.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革

社会的流动性大大加快。人口、资源、资金、信息等各种社会要素在国内和跨国范围的流动规模在扩大、速度在加快。市场经济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更为突出,推动各种资源在更大的地理范围乃至全球进行配置。

社会更加多元化。许多国家的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有的还出现进一步分化的趋势。社会群体不断重组、成长,正在形成新的社会组织和行动方式。在全球范围,非政府组织的数量不断增加,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影响力也不断提高。

人口结构和人的观念发生深刻变化。家庭规模在缩小,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人类对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社会权利意识日益增强。个体和社会组织积极地参与各种公共事务,表达和实现自我权利。安全、福利、健康、环境、价值认同等与人的发展有关的话题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社会对资本扩张的风险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各类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日益突出。随着社会力量的增强,国家的运行和职能正在进行适应和调整。

3.国家间竞争更加激烈

国家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提高,但相互竞争也更加激烈、更加全面。国家间竞争向更广泛的领域扩展,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各国政府不仅重视经济、科技、军事等物质资源的硬实力,也更加重视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软实力。随着世界交往的扩大和加深,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在增加。国际格局也处在调整之中,旧的战略联盟有的在疏离和解体,新的战略伙伴关系在构建和发展。

各国政府为抓住新机遇、应对新挑战,积极调整政策,不断深化各项改革,以增强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相继展开了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以提高政府服务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以巩固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凝聚力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体制改革,以及以加强社会保障、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体制改革。在这些方面,各国都有可以相互学习借鉴的地方。

大国关系正在进行调整。冷战结束后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强化了各国的紧迫感,使其纷纷对各自的发展战略、对外战略进行调整,谋求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大国关系调整的主线是既竞争又合作。大国间相互依存加深,协调合作加强,但利益差异仍然存在,矛盾和摩擦时有发生,对抗和冲突不时出现。

4.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谁占据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文化总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存在和发展的。不同国家由于历史传统、经济条件、社会性质和政治理念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制度,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拥有不同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存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包括思想文化,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就会孕育和滋养与之相应的文化。同时,上层建筑又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

文化认同问题是政治文化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各民族国家对本国民族历史文化及制度的认同,对自身优秀文化的自豪与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前提。因为只有具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民族,才是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才能成为真正强大的民族。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实现民族自信自强,就必须从观念上打破“西方中心论”思维定势,传承与发扬自己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不断增强自我文化认同,并且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创新自己的文化。

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中国人民的热切愿望。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

5.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

传统安全主要指军事、政治、外交等方面的安全,核心是维护领土完整、保护主权不受侵犯、国家不受外来军事威胁。主权国家传统安全利益的维护是实现国家安全乃至国际安全的基石,传统军事安全和政治安全至今依然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

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大国依然强调军事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关键地位,注重以提升核心军事能力为重点的国防建设和军事变革。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化成为新军事变革的核心。国家间竞争的加剧,激化了围绕战略要地、重要资源、国际要道的争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为了谋取在多维作战空间的军事优势,加快组建战略联盟对潜在对手实施战略围堵,增加了国际军事竞争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西方大国为了谋求自身的战略利益,肆意干预别国内政外交,用战争手段更迭他国政权,增大了国际军事冲突、政治动荡的风险。

非传统安全是相对于传统安全而言的,主要指经济、社会、文化、科技、信息、生态等领域的安全状态。非传统安全问题主要包括金融动荡、粮食短缺、能源紧张、环境污染、气候变化、非法移民、跨境犯罪、恐怖活动、传染疾病、产品安全等问题。

非传统安全问题具有跨国性、不确定性、转化性、动态性等特点。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带来的挑战往往超越国界的限制,在一些方面与国家权力形成了不对称,其解决和应对需要依靠国家间乃至全球范围的合作,需要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国际组织和国际规则。

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是在信息革命和许多国家经济体制深刻变革或调整的推动下,在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经济运行高度国际化过程中得以加强的。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基本特征,突出地表现为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和扩展,各种资源在全球范围进行配置,各国经济相互交流、相互依存日益加深。

1.世界历史进程与经济全球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历史是各个民族和国家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近代以来的地理大发现、交通运输技术革命、资本的国际扩张、大工业的发展,打破了各个民族和国家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状态。世界交往开始形成并成为满足各个民族和国家需要的必要前提,因为“只有当交往成为世界交往并且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0页。

资本主义在世界历史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资本对利润的追求和无限扩张的本能,“把世界上所有的国家联结成统一的经济整体”。《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页。

尽管对于经济全球化的起始时间和发展阶段的划分存在着争论,但是理论界普遍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只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人们才更加强烈地感受到它在世界范围内影响的广度和力度。因此,通常认为世界经济在这一时期进入以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为标志和特点的新阶段。但经济全球化决不会止步于现有状态,作为一种趋势,无论其内涵还是外延都将不断发展变化。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具有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历史进步性。但也要看到,到目前为止,经济全球化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推进的,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全球扩展有密切联系,这意味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必然伴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全球范围内的深化和拓展,必然伴随着发展中国家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一系列矛盾和冲突的产生。

2.世界经济新格局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将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经济上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是长期存在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不公正、不合理的经济秩序导致的问题依然存在。

资本是经济全球化中最活跃的因素,资本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形式。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组织生产活动,最大效用地利用世界市场,推动了国际分工的发展。跨国公司的经济规模甚至超过了许多国家的经济规模,实力和影响不断扩张。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巨大,速度加快,投资形式不断丰富。金融资本全球化的投机性和风险性越来越突出,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各国的比较优势得到展现的机会,国家间经济实力的对比也在发生变化。虽然美国、欧洲、日本依然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占有经济科技优势,但是都在遭受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冲击,经济持续增长遇到了严重挑战。以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等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发展势头强劲,日益成为全球生产和投资的重要基地、全球需求和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实力差距正在缩小。

区域经济合作深入发展,成为深化国际经济联系和推动各国发展的重要动力。区域合作组织或合作机制纷纷建立,其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是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东盟等。在加深经济合作的基础上,这些国家和地区不断探索更广泛领域的协调与合作。经济区域化已成为一些大国提升经济实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如何推动区域内各成员经济政策的协调依然面临各种挑战。

国际经济组织以及多边合作机制发挥积极作用。世界贸易组织不断吸纳新的成员,在推动贸易自由化、解决贸易纠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国际金融危机形势的催逼下进行内部改革,以应对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大国之间的经济金融合作机制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总体上说,西方发达国家及其资本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占据着更大份额的市场,掌握着更多的资源和优势,把握着大部分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权,使得世界经济中既有的不平等、不合理、不公正因素依然存在,甚至有所强化,建立平等、合理、公正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任重而道远。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对于许多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像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诸多领域,但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及应对策略的差异,影响的程度和方式也存在很大差别。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各国各地区发挥比较优势,获得所需的资本、技术和市场,抓住新的发展机遇。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交往的扩大。除经济领域中形成越来越多的共同规则外,不同文化价值、制度规范也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显示出文化、制度的多样性,有利于形成相互尊重、包容的交往氛围。但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和优势,极力推行霸权主义,破坏了世界交往的平等性和多样|生。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以新兴大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获得了新机遇,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综合国力进一步提升。这些国家实力的增强,强化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安全面临新的威胁。经济全球化使国内经济与全球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全球性问题和全球性风险日益增多,国内问题国际化,安全问题多样化,主权国家的权力受到限制和削弱。由于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所主导的,发达国家在对发展中国家输出资本、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也极力推销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这对发展中国家的主权提出了挑战。

经济全球化呼唤全球经济治理的深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建立更有效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变得尤为迫切。“二十国集团”峰会走向机制化,在全球经济治理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合作机制方兴未艾,这也是多边主义的重要实践。经济一体化进展最大的欧元区现在也面临着如何协调经济政策、货币政策等诸多挑战。尽管各国尤其是大国之间的合作逐步发展,但相互竞争和较量也愈演愈烈,争夺核心是国际规则的制定权和解释权。

中国通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不仅较好地实现了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但是,如何更好地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应对其带来的挑战,形势依然严峻。

三、世界多极化趋势及其影响

世界多极化是指冷战结束以后,在国际关系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世界主要政治力量的实力和相互关系变化导致的多种力量并存的趋势。多极是相对两极和单极而言的,表现为世界格局中出现了多个战略力量中心。

1.世界多极化的开启

20世纪初期,世界处于帝国主义列强争霸和瓜分势力范围的时代。苏联的建立打破了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局面。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签订的雅尔塔协议为标志,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开始形成:一边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另一边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许多亚非拉国家纷纷独立,以“不结盟运动”为主要形式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团结合作,发挥了制衡两极的作用。在资本主义阵营中,欧洲和日本的实力逐渐增强,开始提出有别于美国的国际政治主张。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各国各自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经过60年代的意识形态论战和一些事件,苏联一家独大的局面开始松动。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演进。针对这些变化,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 1970年,毛泽东在会见非洲客人时指出,亚非拉是第三世界,并第一次明确表示中国属于第三世界。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时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 “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自此,“三个世界”战略思想提出。1974年4月,邓小平在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上全面阐述了这个战略思想。“三个世界”思想是中国对当时国际形势的准确判断,也是中国制定当时对外政策的重要依据。

对国际格局作出了准确判断和科学分析。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世界出现“两超多强”局面,即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以及西欧、日本、中国等多种力量或力量中心并存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初,东欧剧变、德国统一、华约解散、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宣告结束。此后,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态势日益明显。目前世界多极化趋势虽然不可逆转,但美国仍然以超强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实力力图维持单极世界,真正实现世界多极化并非易事,还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

2.世界政治新格局

冷战结束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美国的实力总体上不断削弱,国际地位相对下降,但仍然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其他大国、强国的实力和地位发生了较大变化,但还无法与美国相匹敌。国际力量对比出现“一超多强”局面。大国之间的关系更为重要。美国为了维持自己的优势地位,也在利用各种方式干扰或阻挠其他大国崛起。

新兴国家的实力增强,正在推动国际力量对比向新的均衡方向发展。尽管这些国家在社会政治制度上存在差异,但是共同的发展愿望使它们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多种新的国际合作机制正在形成。

中国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一起积极推进世界多极化进程。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地区和全球事务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参与的范围更为广泛,发挥的作用也更为重要,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更加重视中国的发展经验。但是,国际上也有一些势力敌视中国,炮制所谓“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妄图恶化中国的国际环境,干扰和遏制中国的发展;
一些人过高估计中国的实力,鼓吹“中国责任论”,对中国提出不切实际的苛刻要求。

国际行为主体多样化。各类区域性组织日趋活跃,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非政府组织对各国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影响逐步增强,并且在全球范围也有更多的合作与行动。

当今世界的经济中心开始向东转移。随着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的发展,亚洲已经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最有活力的地区。亚太地区在国际战略全局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美国已将战略重心移至亚太地区。世界大国在这个地区的竞争和较量也更为激烈,潜伏着新的地缘政治风险。此外,其他地区热点问题也此起彼伏,存在着多种变数,大国关系在这其中表现为竞争与合作并存。

3.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影响

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多极化的世界格局,改变了历史上大国争霸瓜分势力范围的状况。随着多种战略力量的出现,由个别大国或大国集团垄断世界事务、支配其他国家命运的时代,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世界多极化是一个曲折前进的长期过程,但这种趋势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长远地看,世界多极化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和稳定,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也有利于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一些过去被两极格局掩盖的矛盾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地区冲突、民族和宗教问题等纷纷暴露出来,恐怖主义活动时有发生,文化矛盾和冲突也出现新的变化。霸权主义依然存在,而且时有强化。少数大国为了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或垄断利益,通过各种方式干扰和破坏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仍想维持单极世界,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它们利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抢占战略要地,争夺能源资源;
利用气候变化、资源开发等全球性问题,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企图维持在世界经济中的垄断地位;
利用人权、民主、自由、互联网管理等话题干涉别国内政,推行它们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单极与多极的较量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围绕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核安全等全球性问题的国际合作与竞争,推动着国际力量的分化组合。许多全球性问题要求各国加强合作、协调行动,为此展开的多边外交活动空前活跃,并达成某些重要共识。与此同时,大国之间的竞争较量也日趋激烈,核心是争夺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和道义优势。

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健康发展,必须避免历史上大国争霸和瓜分势力范围的旧剧重演,必须承认和尊重世界多样性,积极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世界上各种文明、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四、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

1.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1985年3月,邓小平深刻洞察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敏锐地把握时代主题的变化,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5页。

这一重大判断,对于中国制定正确外交和国际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尽管世界仍不太平,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但是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不可逆转。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坚持以和平的方式实现自身的发展,同时又以中国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和各国共同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主要依靠自身力量来实现发展目标,同时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开展交流合作,努力实现互利共赢。中国对内坚持和谐发展,对外坚持和平发展,并且把这两个方面有机统一起来,致力于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国同世界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中国的前途命运同世界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中国逐步实现了全方位对外开放。开放的具体目标不断丰富,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到利用外资、了解和掌握国际惯例等。开放的领域逐渐增多,从经济领域,向科技、教育、社会、文化、政治等领域逐步扩展。开放的空间不断扩大,从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地区,再逐步扩大到全国各地。最终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中国积极参与和不断加强国际合作。经过15年的艰难谈判,中国于2001年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主要表现在:努力利用好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既不断深化“引进来”的工作,也加快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更好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主动调整和发展与不同类型国家的外交关系,通过国家外交、政党外交、公共外交等多种外交途径扩大对外交往,加深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联合国及其他几乎所有国际和地区性组织活动,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推动全球性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
积极参与国际体系建设,推动国际规则的制定与完善,承担与国力相符的国际责任与义务。

中国努力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努力解决本国发展问题,减少贫困,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中国总结以往发展的经验教训,借鉴人类现代文明的发展成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在世界经济增长、生态环境保护、人口质量提高、对外发展援助等许多方面为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一个发展更加持续、社会更加和谐、制度更加完善、对外更加开放的中国,不仅有利于增进13亿中国人民的福祉,也有利于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共同繁荣。

3.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及其主要特征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是中国政府和人民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国际舞台上的鲜明主张。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搞的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28页。

中国的发展具有和平性。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有悠久的以“仁”、“和”为核心的政治文化传统,崇尚“和为贵”、“亲仁善邻”、“协和万邦”。中国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历来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力量,历来反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掠夺、战争、扩张等行为。中国始终坚持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妥善应对各种矛盾和挑战,努力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中国的发展具有自主性。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的发展始终坚持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始终把发展的基点和重心放在国内,动员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依靠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依靠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勤奋,加快经济建设,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实现自身健康稳定的发展。中国政府始终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按照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外交总体布局,同所有国家发展关系,营造有利于中国发展的国际环境。

中国的发展强调合作性与共同性。中国是国际大家庭的一员,积极寻求本国利益与各国利益的交汇点,坚持风雨同舟、利益共享、责任共担。中国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战略,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努力与世界各国实现共同发展,决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

4.推动构建和谐世界

2005年,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首次提出“和谐世界”的理念。构建和谐世界,就是要推动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是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和谐世界高度概括了中国的外交理念和全球战略的核心内涵,是中国长期外交政策的理论升华。和谐世界应该是民主的世界、和睦的世界、公正的世界、包容的世界。和谐世界理念强调坚持民主平等,实现协调合作;
坚持和睦互信,实现共同安全;
坚持公正互利,实现共同发展;
坚持包容开放,实现文明对话。

构建和谐世界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但无论有多少困难和挑战,中国都将继续坚持和平、发展、合作的政策主张,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本着民主、和睦、公正、包容的精神,切实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努力推动世界实现均衡、普惠、协调的发展,使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受益,加快推进世界经济治理机制改革,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构建互利共赢、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分析与思考

1.邓小平在1985年的一次谈话中提出,和平问题、发展问题是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是“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联系21世纪以来的世界形势,分析和平与发展在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2.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始终是一个国家的首要外交目标,也被认为是实现民族振兴的重要保障。结合中国对外开放的实践,分析在新形势下如何更有效地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3.近代以来,大国崛起往往伴随着战争与冲突,因此国际社会对当前中国国力的增强产生了某些忧虑和猜疑。结合世界经济政治发展趋势,分析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第二讲 当代发展问题

教学基本要求

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认识当代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及其根源。

2.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历史必然性及其实践途径。

3.理解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其重大意义。

4.分析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理论内涵以及对当代发展的独特贡献。

一、当代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当代发展问题是人类面临的极为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为把握当代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发展的内涵与理念

发展是内涵丰富的概念。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发展不是一般的运动与变化,而是反映人类进步与社会深刻变革的概念。发展是人类通过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实现自我创造、自我完善,进而实现社会生活基本领域、基本关系、基本观念及其社会内在结构更新和变革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有着丰富的发展理论,它是把握发展概念基本内涵的理论基础,也是认识当代发展理念、发展问题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社会发展要逐步消灭阶级之间、城乡之间、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使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列宁指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最主要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创造新的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社会主义发展不仅要进行经济建设,而且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加强文化建设。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关于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思想。这些思想集中体现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之中,包括:发展要根据本国国情走自己的道路;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
发展是硬道理,是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根本途径;
发展要着眼于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统筹兼顾各方面的需要,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
发展要实行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
发展要善于抓住机遇,分步骤实现现代化;
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
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发展要实现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创新管理方式来实现;
发展要坚持走文明发展道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发展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等等。

当代世界的发展理念也是在不断演进与完善的。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展的理念与实践大致经历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形态的渐进过程。20世纪50至70年代,追求经济增长的理念与实践是这一时期发展的主题;
20世纪70至90年代,伴随着经济增长,平等、公平等社会问题成为当时发展的主要问题,发展的理念与实践发生重大转变,即以经济增长为主题的经济发展转变为以经济增长为基础、以社会平等为主题的社会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面对半个多世纪以来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与造成的重大发展问题,反思以往的发展理念与实践,深刻认识到人在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形成了文明发展的现代理念。

2.当代发展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当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总体稳定。各国相互依存逐步加深,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和影响迅速上升,国际力量对比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但国际上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世界各国发展的环境复杂多变。

世界的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和平与发展这两大课题至今一个都没有解决。当今世界发展仍然面临一系列威胁与挑战。

第一,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世界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经济结构性矛盾加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贫富的对立更为明显。“南北问题”依然是当代人类发展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二,当代人类面临风险增多。全球性金融危机、严重的宗教冲突、重大恐怖袭击、持续的局部战争等,破坏和平发展的环境;
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抬头,气候变化、重大自然灾害、严重传染性疾病等,阻碍各国发展。

第三,人口膨胀与资源短缺。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是一个最大的生态系统,它有着自己的负载阈限。而处在生物圈中食物链最高位的人口的迅速增长,使生物圈的负载能力已达到了极限,难以为持。据悉,世界人口在有公元纪元以来的第一个1000年里,只有3亿人。而在第二个1000年里,就猛增至约60亿人。在这第二个1000年里,世界人口有过两次大的增长。第一次发生在工业革命期间,从1750年到1900年的150年间,世界人口从原来的8亿增至17亿。这期间的人口增长主要发生在西方工业化国家。1950年以后,世界人口进入第二次高速增长期。从1950年到1981年,世界人口从25亿猛增至50亿。31年里人口就猛增了1倍。在此期间,人口增长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更有甚者,在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增长与贫困的扩大是同步的。


  根据世界人口学家估计,目前全球正以每年1亿人的速度在增长,到2030年,人口将可能达到100亿。地球资源在开发利用的速度上目前已显得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而正是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给生态环境,尤其对土地、水、物种等造成巨大的压力,并造成了森林的锐减,土壤的退化,生态的恶化,资源的浪费,物种的减少等严重问题。因此,为了保护地球资源和生态环境,控制人口增长已成为人类迫在眉睫的共同任务。

人口数量增长过快,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造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度,全球性的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呈现出日益紧张匮乏的严重态势。

第四,全球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在激烈的全球经济现代化发展中,普遍存在着追求经济增长、忽视以至牺牲保护生态环境目标、忽视宏观调控和全球协调的倾向。生态环境污染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现象, 而是商品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中改造自然过程中共有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发展中国家问题更加突出,往往主要依赖粗放经济追求经济增长,长期以来,环境国策被置于次要的附属的地位,只讲治理经济环境, 不讲治理生态环境。在治理环境的对策上不是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而是先主动污染后被动治理。在全球环境治理上,各国尤其是主要发达国家往往各自为政甚至以邻为壑,很少协调对策。从面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成为全球性问题。人与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被打破,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恶化和生态失衡加剧,人类陷入日益严重的环境与生态危机。表现为资源破坏,人类过度消耗各种矿产资源。按照传统的消耗量计算,世界石油仅够维持50年,煤、天然气仅够开采200-300年。

生态破坏,上世纪50年以来,全球森林资源已失去了一半。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地球上每分钟有2000平方米森林被毁掉。

土地沙化,世界沙漠化土地已经达3600万平方公里,几乎是中国、美国和俄罗斯国土的总和。

物种减少,地球上平均每天就有一个物种灭绝,预计在未来的30-40年中,将有6000种植物在地球上灭绝。沙尘暴等等。

在这里我重点给大家介绍一下南北差距的问题。

南北差距及其对世界发展的制约

南北差距是指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程度。因为发展中国家多位于南半球,发达国家多位于北半球.故有南北之称。从根本上讲,南北差距属于发展问题,主要反映了南、北方国家在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下所产生的发展鸿沟。

一、南北差距的产生与表现

南北差距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资本主义早期。18世纪中后期,商业资本主义起步,为弥补资源禀赋的不足,新兴资本家们开始通过欺诈等手段从落后地区掠夺财富和廉价劳动力。由于于落后地区尚处于前现代时期,民族意识尚未形成,因此,当时的世界并不是按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来划分的。及至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至垄断阶段,国内狭小的市场和有限的资源更加无法满足机器大生产的需要。于是,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把目光投向海外,公然在世界范围内瓜分势力范围、推行殖民政策。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把低附加值的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转移至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地区,落后地区与发达国家的经济依附关系就此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地区迎来了摆脱殖民统治、建立独立国家的高潮,许多欠发达的南方国家正式诞生。然而,这些国家几乎都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建成的,政治上的独立未能自动带来经济上的独立,相反,经济的严重依附性却使其政治更加脆弱、社会更加动荡。北方国家继续通过跨国公司等手段控制其经济命脉,南方国家在国际体系中仍处于边缘地位。虽然广大南方国家一直在为改变自身地位而努力,但它们所梦想的富裕之路仍遥遥无期,巨大的南北差距依然是难以逾越的鸿沟。“冷战”时期,南北问题变为从属于东西关系的次要问题。“冷战”结束后,压抑在美苏两极之下的南北差距重新抬头,并呈现出诸多新特点。

第一,南北收入差距持续拉大。“冷战”后近二十年来,虽然一些新兴发展中大国的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但就整体而言,南北收入差距并未发生实质性逆转。世界上的“最不发达国家”由1989年的42个增至2008年的50个,占南方国家总数的近1/3,穷国愈穷、富国愈富的趋势仍在继续。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北方国家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南方国家经济平均增幅仍达4%以上,南北差距似有缓和之势;
但实际上,南方国家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弱,金融危机来袭后,投资量骤减、失业率猛增、出口条件迅速恶化,所受打击更大。

第二,南北消费差距显著。就消费水平而言,北方国家的年人均消费额是南方国家的近50倍。由于各国的购买力不同,单纯以消费额来衡量一国人民生活水平未免有欠妥当。因此,国际社会采用了“恩格尔系数”的衡量指标。恩格尔系数是指食物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一般而言,该系数越高,人们生活水平越低;
反之,则人们生活水平越高。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北方国家的恩格尔系数大多在10%~19%,有些国家甚至低于10%;
而广大南方国家则多在50%~59%,有些最不发达国家甚至高达80%~90%。

第三,南北“数字鸿沟”明显。当今世界,正处在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信息化时代,其重要特征是高新科技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超过55%。在这个时代,南北差距突出表现为“数字鸿沟”。所谓“数字鸿沟”,是指不同社会经济水平的个人或群体接触信息技术和利用因特网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机会的差别,其实质是信息差别、技术差别和发展手段的差别。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掌握当前世界90%以上的专利技术,垄断了全球约90%的电子商务,覆盖了世界互联网总数的近80%。南北数字差距十分明显。

第四,南北贸易权利极不平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6年的统计表明,自1995年以来的11年中,全球贸易依存度从40%升至60%左右,全球化趋势下的经济整合度迅速提升,但各经济体的发展程度不等,南北国际贸易的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占世界人口20%的北方国家拥有全球生产总值的86%和出口总额的82%,而占世界人口75%的南方国家却相应仅占14%和18%,其中,50个最不发达国家的出口额仅占全球总数的0.4%。此外,由于不公平的贸易、劳务体制,南方国家每年的经济损失高达5000亿美元,相当于其所获援助的10倍。

第五,南北卫生条件、医疗状况以及教育水平相差甚远。据联合国“净化与供水协会”统计,全球每年近300万人因缺少洁净水而死,其中3/4是南方国家居民。北方国家婴儿死亡率平均不到1%,而南方国家平均为5.8%,其中,黑非洲高达12%左右。北方国家的平均预期寿命达77岁,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只有50岁。此外,就受教育程度而言,北方国家的成人文盲率不足5%,而南方国家却达50%,部分国家甚至高达70%。南方国家往往容易陷入“贫穷一无知贫穷”的恶性循环,从而导致南北差距长期化。

二、南北差距的症结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南北差距数十年来未得消除,其根本症结在于国际旧秩序。国际旧秩序是资本主义的产物,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广大南方国家国际地位低微的情况下,按照北方国家的意志和需要建立起来的,是以剥削掠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主要特征的国际秩序。

国际旧秩序在经济领域表现为分工不合理的国际生产体系、非等价交换的国际贸易体系和垄断资本支配的国际金融体系,其本质是北方国家对南方国家的“经济霸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南北经济二元化分工体系并未改变,严重畸形的经济结构使南方国家的经济很难独立、翻身。目前,北方国家仍掌握着全球经济、金融与科技,控制着世界贸易组织的制度规则,主宰着世界网络通讯系统。为维持自身经济的优越地位,他们一方面不断利用反倾销、非关税壁垒等贸易手段,挤压南方国家产品出口,使“剪刀差”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又迟迟不兑现减免债务、进行资金技术援助的承诺,使得南方国家经济“瓶颈”长期无法突破。

国际旧秩序在政治领域表现为北方大国以“人权”等借口为由,干涉他国内政、支配国际事务的强权政治。“冷战”后,美、日、欧等国高调奉行其所谓的“人权”外交政策,即以促进南方国家人权之名,行干涉他国内政之实。在经济方面,它们将“人权”作为提供经济援助的条件,凡是达不到要求者,均会遭到经济制裁。更令人发指的是,北方国家还动用武力,直接制造人道灾难。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发动了对南联盟的空袭。2003年,美国又以研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但伊、阿两国安全状况至今堪忧,平民的人权根本无法得到保障。可见,美国等北方国家的所谓“人权”和“民主”只不过是其推行新干涉主义的一块遮羞布而已。

国际旧秩序在军事领域表现为北方国家以南方国家为防御对象的、不合理的安全政策。“冷战”后,多数北方国家都将核、生、化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制导技术在南方国家的扩散视作重大安全威胁。为此,美国专门成立了“反扩散中心”,对24个南方国家和72种武器及技术进行严密监控,重点防范朝鲜、伊朗等国的秘密核活动。2010年4月,美国新版《核态势报告》出台,此报告着意渲染现任政府建立“无核世界”之决心,但却仍坚持核威慑,拟拨款50亿美元用于核武库和核实验室的建设。可见,以美国为首的北方国家的军控政策明显奉行“双重标准”,只限制别人,不限制自己;
只限制不跟着美国走的国家,不限制追随他们的“盟友”,真可谓“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国际旧秩序在文化领域表现为北方国家利用网络、传媒、人员往来等方式进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渗透的“文化霸权”政策。一方面,在广大南方国家还主要致力于实体经济建设时,北方国家就以电子信息、电影、电视、音像、广告等形式向南方国家大量“倾销”文化产品,从而谋取暴利。另一方面,北方国家通过大众传媒、信息网络以及人员往来等方式对南方国家进行的全面文化渗透、文化支配和意识形态的潜移默化。长期以来,对外宣传、造势都是美国之音(VOA)、美国全国有线网(cNN)、英国广播公司(BBC)和欧洲自由电台(FE)等发达国家著名媒体的主要职能。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也日益成为北方国家向部分南方国家发动“心理战”的主要工具。

南北差距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历史问题。南北差距产生及持续拉大的根源在于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当然,全球化的深入、国内政治环境等也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南北差距的原因,但它们只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并非根本动因,不再赘述。

弥合南北差距的根本出路、唯一途径就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0世纪60年代,广大南方国家在万隆会议上宣示团结与合作,迈出了争取国际政治新秩序的第一步;
70年代,“77国集团”发展壮大,为广大南方国家争取国际经济新秩序提供了有效的平台;
90年代,南方国家在吸取内部裂变的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推动南北对话与南南合作,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最终建立加倍奋斗。然而,欧美等北方发达国家不会自动放弃其优越地位,仍在竭力维护和延续主导权。旧格局已经终结,新格局尚未形成,当今时代正处于大变革、大改组时期,这是一个过渡期,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可以说,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任务是长期的,广大南方国家任重道远。

三、南北差距对世界发展的制约

诚如亚当·斯密所言,“没有任何一个社会能在多数成员既贫穷又痛苦的情况下既繁荣又幸福”。南北差距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在国际社会中,南北差距过大定会招致怨恨,带来动荡与不安,使国际合作难于达成,最终导致世界整体发展受阻。

首先,南北差距带来了大规模的国际移民潮和难民潮,必将引发社会危机。目前,令世界各国尤其是北方国家最为困扰的问题之一就是移民与难民问题。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一些南方国家的居民为了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而离开家园,而另一些躲避战火和惧怕迫害的人也加入了投亲奔友、寻求更美好生活的队伍,移民和难民共同汇集成世界范围内的人口迁移大潮。据悉,1996年以来,北非地区几乎每天都有数十人甚至上百人,搭乘简易木船,横渡直布罗陀海峡,偷渡到欧洲谋生。过多的难民与移民既会带来非法移民庇护等国际法问题,也会增加移人国的就业矛盾和社会压力,最终招致国际矛盾。

其次,南北差距还加剧了国际冲突,成为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广大南方国家在全球化发展浪潮中本已处于不利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北方国家非但不提供支持与援助,还加以打压和排挤,借机谋求自身利益。不满与嫉恨的情绪就越来越多地在国际范围内蔓延,使得一些人最终将矛头指向以美国为首的北方国家集团,构成了恐怖主义与反恐怖斗争中的南北矛盾。正如一位美国学者所说,“如果经济发展搞不好,世界各地的所有激光制导炸弹和导弹防御系统都保护不了我们”。军事手段只能够从肉体上消灭敌人,缩小贫困差距、谋求共同发展才能从思想上铲除恐怖主义的源头。

最后,南北差距还导致南、北国家在诸多跨国问题上分歧巨大,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国际合作的进程。如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多数北方国家认为,其大量排放温室气体的时代已经过去,现今气候变暖危害在即,“减排”应优先于经济发展;
南方国家必须减缓经济发展步伐,以确保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而广大南方国家则认为,北方国家是工业化的受益方,也是全球气候变暖的肇事者,应负主要的治理责任;
其自身作为工业化的受害者,应将发展置于首位,同时在北方国家的资金、技术援助下,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清洁能源,以促进环境与发展的和谐。这也从根本上解释了近年气候峰会总是无果而终的原因。

其实,在“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的当今世界,南北方国家本质上是相互依存的。北方国家的繁荣需要建立在南方国家丰富的资源与广阔的市场基础上,而南方国家则需要北方国家的技术、资金和先进管理理念的支持。南方国家经济的长期停滞同样也会导致北方国家的市场紧缩、就业机会减少。因此,对于南北方国家而言,斗争与对立实非良策,弥合差距、对话协商、合作共赢才是正途。

当代人类发展所面临的这些重大问题,具有相互交织、错综复杂、全球蔓延、影响深远等特点,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与挑战。如果不能合理妥善地解决这些关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其严重后果将难以估量。

3.当代发展问题的根源及影响

一是资本的扩张及片面的发展理念。资本的本性是不断扩张,其无限占有财富的欲望,形成了以“获取经济利益”为核心的偏颇观念。资本主义制度又进一步加剧了资本的扩张,进而驱使资本不断追求财富,把自然界当做无限掠夺与占有的对象。这种观念与行为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和恶化,以及人与人关系的矛盾冲突。人对自然界的掠夺,实质上是人对人的掠夺。这是资本主义占主导的历史阶段一切矛盾与问题的制度性、观念性根源。

二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在历史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曾经以残酷的殖民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扩张和掠夺,给落后国家带来了深重灾难。在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利用自己的经济和技术优势,力图巩固和发展带有霸权主义性质和特点的国际经济秩序,控制与掠夺广大发展中国家。这是导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影响人类共同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根源。

三是以工业为主导的现代生产方式及经济增长模式。由于缺少自觉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以及完善的制度体系与法律规范,以工业为主导的现代生产方式及经济增长模式,必然造成人类对过度消耗以及环境、生态的严重破坏。这是导致人与人关系的日益疏离与分裂,人类生存问题加剧恶化的

四是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经济全球化为加强国际合作、促进人类共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导致发达国家的资本在全球范围的扩张与渗透,进一步强化了发达国家的优势,扩大了南北差距;
同时还造成经济和金融风险增大、跨国犯罪增多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

五是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与民族所处自然条件有着很大的优劣差异,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各国各民族的发展水平,进而造成条件差、底子薄的发展中国家难以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发展机遇。

充分认识这些根源与影响,是解决当代发展问题的重要前提。当代人类应当努力消除上述根源及其影响,改变那些不符合当代发展要求的观念、制度、体制与行为,确立与践行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以及整个人类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力量,从根本上解决当代发展问题,推动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当代人类解决发展问题的必然选择与共同课题。可持续发展依然面临诸多障碍,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

1.可持续发展是当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代人类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践与历史根据。人既是实践的存在,也是历史的存在。人类通过自己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代代相传、更迭延续。当代人类发展的实践,应该既要满足人的需要,又要满足人所赖以存在的自然生态的需要;
既要满足当代人的生存发展需要,又要满足后代人的生存发展需要。因此,当代人类的发展,一定要可持续地维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子孙后代留下发展空间。

可持续发展概念与战略的提出。当代人类建立在工业化和市场化基础之上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超出合理的生产生活及发展的底线,严重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危及当代人与后代人的代际关系。因此,必须改变这种状况,通过全人类的共识、努力与有效举措,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当代人类的必然选择与共同课题。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通过了《21世纪议程》,呼吁建立促进可持续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长远目标。1994年,世界人口大会在埃及通过的《开罗宣言》,明确提出了“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的发展而非物的发展”的重要思想。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中国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早在1993年,《中国2l世纪议程》就全面阐述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目标,即“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此后,中国一直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协调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地球资源有限,生态环境脆弱,不可能毫无节制地供人类索取。如果人类不改变对待自然的态度,一旦地球资源与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不仅现在生产生活方式难以为继,而且我们的子孙后代也将失去生存发展的条件。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共同维护和管理我们共同居住的地球,是当代人类共同的责任。

2.阻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尽管当代人类已经达成可持续发展的共识,但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依然面临着以下主要障碍:传统发展观念的偏颇。在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上的人类中心主义,在经济竞争中的极端利己主义,在经济增长上片面追求速度而不顾及能源资源消耗、不顾及社会均衡发展,以及在发展中只顾及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和未来发展等,都是陈旧的、错误的发展观念。

科技发展、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历史、社会因素导致一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科技、经济发展起步较晚,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继续存在,并导致各国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加大,教育和基础科学水平的差异,科技、经济体制和发展战略的选择,也可导致各国发展速度、水平和可持续性的差距。这种不平衡成为建立促进可持续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长远目标的主要障碍。

国际矛盾和冲突。各主权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许多问题上,特别是在导致全球发展不可持续的责任认定问题上,仍然存在着严重分歧,增加了进一步开展国际合作的难度。

过度生产、过度消费的现象日益加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工业化的生产体系,建立在对剩余价值无限追求的基础上,鼓励甚至依赖过度消费的享乐主义,造成对自然的严重掠夺和破坏;
全球人口激增及其需要满足,特别是全球范围内没有计划的过度生产和耗费,不仅导致人与人之间矛盾的加剧,而且造成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导致自然环境与生态的严重失衡。

3.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

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事业。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在以下主要方面作出共同的努力:

增强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意识。当代人类应该深刻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紧迫性和严峻性,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转化为全人类的共同意识。

转变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当代人类应当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坚定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加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各国应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切实提高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能力。

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各国应加强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健全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立法与约束机制;
各国都应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兼顾处于不同自然条件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具体要求,推进广泛而深入的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

三、全面发展是当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全面发展是推动当代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对片面发展模式的否定与超越。实现全面发展是解决人类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与历史趋势。

1.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

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是《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这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达到。我们今天所说的全面发展,是指社会整体协调、全面进步,同时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强调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强调不断提升人的全面发展的水平。

全面发展是发展的本质要求与目的。人与社会是丰富性与全面性的存在。因此,人与社会的发展在其本质和目的上内在地具有全面性的要求。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既体现在人与社会各个方面、各个要素要求整体性的全面发展,更体现为人与社会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丰富、从片面到全面的发展历程与趋势。“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5页。

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与全面性具有内在关联。可持续发展,就是克服过度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均衡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内在地要求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

2.推动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

如何实现全面发展的问题,是当代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针对当代发展所存在的片面性弊端,努力实现全面发展应该注重以下现实途径:

维护发展的全面性。坚持人与社会双重维度的全面发展,摒弃过度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观念与模式,选择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是推动当代发展的根本途径。

维护发展的均衡性。实现全面发展,就必须让所有人都能分享发展成果。世界范围的发展要消除南北差距,不同国家和地区内部要消除城乡差距和地区发展不均衡。维护发展的均衡性,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推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维护发展的多样性和协调性。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条件。各个国家、各个民族自觉地维护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和协调性,创造性地解决自己的发展问题,是推动全面发展的具体途径。

3.全面发展是当代发展的历史趋势

人类发展呈现为从低级走向高级、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不完善走向完善、从片面走向全面的历史趋势。人类发展的进程也在不断印证这个趋势。

实现全面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的,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的。只有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和社会文明的持续进步,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得到充分实现。

社会主义社会以实现全面发展为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展,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

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是崇高的社会理想。人类社会最终必然走向共产主义,也只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理想。这是对未来人类发展方向作出的科学的趋势性预见。

四、中国坚持科学发展对于解决发展问题的贡献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于解决当代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分析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中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深刻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这是基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作出的重要结论。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防止大起大落,又坚持好中求快,注重优化结构,努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义,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中国最广大人民为本,其根本含义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发展实践中得出的重要认识,集中体现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全面发展,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
协调发展,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
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重要经验,是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关系的方针原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就是要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坚持统筹兼顾,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涉及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关系,特别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发展的平衡和不平衡的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各构成要素的良陛互动和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回答了应该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集中反映了时代进步的要求,体现了实践发展的需要,顺应了广大人民的心愿,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对于解决当代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中国推进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在发展实践中创造性地探索、推进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为当代人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是推进科学发展的基本前提。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人们头脑,引领人们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时代背景、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破除不利于改革创新的思想障碍,自觉把思想认识从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发展是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潮流,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牢牢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进科学发展的关键环节。要深刻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大力推动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个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统一体,它们之间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努力实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目标。

坚持文明发展道路。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推进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把推进生产发展、实现生活富裕、保持生态良好有机统一起来,坚持以生产发展为基础,以生活富裕为目的,以生态良好为条件,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创新型国家,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坚决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传统发展模式,坚持以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分析与思考

1.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是认识当代发展问题的思想前提与理论基础。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对于认识当代发展的基本内涵、基本理念以及重大问题,具有哪些当代意义与价值?

2.人类发展的实践,既要满足人的需要,又要保护自然;
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要求,又要维护后代人生存发展的有利环境与条件。针对当代发展的重大问题,谈谈如何理解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践与历史根据。

3.《共产党宣言》预言:未来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预言对于深刻理解当代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及其内在统一性,有何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4.根据科学发展观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结合中国解决发展问题的实践,深入分析与理解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三讲 当代社会建设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

2.认识当代社会建设问题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意义。

3.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

一、社会建设理论及其意义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市场化在全球范围内推进,社会问题越来越凸显,也更加复杂多样,已经成为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突出问题。加强社会建设,保持社会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高度关注。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深刻揭示了当代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基本途径,为认识和解决当代社会问题、推进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1.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

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2页。是一个由各种社会要素组成的“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13页。社会是不断运动的,也是充满矛盾的。因此,政治革命之后,还要进行社会改造和社会建设,为迎接新社会的到来和建设新社会创造更充分的条件。

社会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要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目标和要求,建立和调整社会关系,完善社会服务,解决社会矛盾,应对社会风险,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社会建设的内容受各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基本政治制度、历史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决定和影响,因此社会建设在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一般来说,社会事业、社会政策、社会管理、社会运行体制机制是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社会和谐的理想目标应当是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从而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充分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人与人之间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极大和谐,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从而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运用于当今中国的社会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包括以下主要观点: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政治前提,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统筹兼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处理社会矛盾的基本方法,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和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基本着力点,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都是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

2.加强社会建设的意义

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经济发展要求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增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

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安定团结的必然要求。不加强社会建设,就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就不可能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环境。要通过加强社会建设,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建立完善的社会安全网和社会管理体系,解决人们生产生活中最关j心最迫切的问题,最大程度地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保持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社会建设是保持社会活力的必然要求。加强社会建设,为社会活力的表达和实现提供了制度化渠道,有利于凝聚社会共识,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合力,为社会的健康全面发展提供动力。

二、解决社会问题,推进社会建设

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推进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就是解决社会面临的问题,化解社会存在的风险,使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在此基础上推动社会更文明、更完善。

1.世界各国的主要社会问题

世界各国的主要社会问题,一般都是由各国基本国情、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的基本矛盾等因素决定的。对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而言,许多社会问题具有共通性。

一是人口问题。人口增长与各种资源开发比例失调,造成了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粮食和燃料等生活必需品短缺等问题。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也在许多国家开始出现。

二是就业问题。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就业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国家长期存在失业问题,有的还在不断恶化,还有一些国家存在不充分就业以及各种形式的隐形失业问题。

三是贫困问题。贫困不仅表现为收入微薄,更意味着能力匮乏,穷人面对疾病和各种灾难时备受煎熬。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人民长期遭受贫困之苦,即使在一些发达国家,贫困人口数量也有所增加。

四是犯罪问题。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与人口、失业、贫困等问题相交织,犯罪活动出现了新变化,犯罪年龄提前、犯罪危害严重,而且团伙犯罪和反复作案增多。极端事件时有发生。

五是突发公共事件。包括突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恐怖袭击等社会安全事件,这些事件的诱因复杂,处置不当往往会酿成大规模社会冲突。

六是教育不公平问题。教育是改变个人命运最重要的手段,教育公平是机会公平的关键。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了受教育的机会不平等,致使一部分人面临由此带来的一系列不公平。

此外,种族问题、暴力问题、性别问题、家庭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等也是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

当代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总的来说,仍然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能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类制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不能充分满足人类社会的需求。资本主义制度特别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导致的社会财富分配失衡、两极分化扩大,以及人与人社会地位的不平等,是引起当代各种社会问题的直接现实原因。历史已经表明,只有通过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使社会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使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成为一切人发展的条件,社会问题的根源才会彻底消失。

当代社会的急剧变化为各类社会问题的产生提供了土壤。在世界范围内,工业化和现代化以不同形式快速推进,人类的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都在进行调整,社会生活处于剧烈变动状态。引导社会生活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法律制度等都面临着挑战,这就引起甚至激化了各类社会问题。

一些国家选择的发展模式脱离本国国情,一味追求经济增长,忽视发展的质量,导致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不均衡,带来大量社会问题。这种状况致使原有的贫困、失业等问题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各种社会问题往往纠缠在一起,很容易转化成公共事件。特别是有些社会问题,一旦与民族问题、宗教问题联系起来,就变得非常复杂而敏感;
如果再有外部势力的影响、渗透和干涉,就很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甚至酿成大规模的社会动荡。

2.社会风险及其应对

一般说来,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变迁和发展过程中,社会结构、社会机制、利益观念等社会要素往往会处于急剧变动之中,产生大量的不确定性,从而形成社会风险。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导致人流、物流、资本流、信息流日益活跃,人们的相互联系和依赖进一步加深,也加大了社会风险蔓延和产生新的风险的可能。

当代中国面临的社会风险有其特殊性。中国既面临一些全球共同面对的风险,同时由于历史、国情和发展阶段等特殊因素,也面临一些特殊的风险:人口规模大、密度高,国土面积大、区域联系密切,风险影响面比较大;
底子薄、经济社会发展不乎衡,科技水平总体上不高,抗风险能力比较弱;
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加速阶段,人员流动性大,使各种风险容易交织并产生连锁效应;
社会管理体系尚在形成完善之中,应对风险的组织体制和责任制度还不完备。这些方面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应对风险,依靠单个治理主体往往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建立风险共担的新的治理机制,谋求各个治理主体之间的合作互补。包括国家、企业、家庭、个人等在内的所有社会组织和行为者都是社会治理的参与者,都有共同参与社会风险治理的责任和权力。

应对社会风险不仅要有应急处理机制,还必须有预防性的制度安排。要通过扩大社会投资,社会投资是相对于事后救济的社会援助,事先向社会事业进行的投资,主要包括:促进就业,扶助弱势群体;
加大教育投入,增强人力资本;
国家、社会和个人共同建设社会安全网等。将被动的“事后”救济转向主动的“预先”防范。要增强各治理主体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工作素质和应变能力。要构建预防风险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增加必要的社会物质储备等。

风险治理的目标是就地及时解决问题。风险的空间扩张性和时间延展性,使得风险的应对必须从时时处处人手,避免风险的扩散,防止由可能性风险转化成后果严重的实际风险。

3.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是指以维系社会秩序为核心,通过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认同、秉持社会公正、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治安、应对社会风险,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创造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基础运行条件和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的活动。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社会管理,为形成和发展适应我国国情的社会管理制度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重大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我们不断就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制定方针政策、做出工作部署,有力推进了社会管理改革创新。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我国建立了社会管理工作领导体系,构建了社会管理组织网络,制定了社会管理基本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我国社会管理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总体上是适应的,我国社会大局稳定,社会形势总体是好的。

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还不少。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性特征的集中反映。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这为我们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解决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打下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我们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还比较薄弱。解决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既要增强紧迫感,又要长期努力,加强实践探索和工作落实,深化认识,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开拓创新,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突出,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状况,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多,社会各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趋于明显,全国刑事犯罪、社会治安案件居高不下,群体事件易发多发。社会管理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基层社会管理存在着不少空白点和薄弱环节。城乡社区治理思路不够明晰,社会组织、基层自治与行政管理的关系不顺,社会服务需要加强。只有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妥善处理各种社会问题,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形成良好、有序的社会环境,才能更好地抓好、用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

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等都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这些变化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给社会管理带来新挑战、新问题,使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任务加重、难度增大。社会建设包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扩大就业、调整收入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管理等方面,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体制机制,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使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社会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当前社会,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等,都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不断分享发展成果,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但由于社会阶层分化、利益多元、分配制度不完善等原因,人民内部各种具体利益矛盾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来。只有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减少和化解各种因利益冲突而引发的社会矛盾,让发展带来的利益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共享,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社会的发展进步,才能真正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进而真正从根本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社会管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社会管理能力是检验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不同社会群体对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多元化,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新期望,要求党和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更好地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我们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现代化建设的组织者,只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执政能力,全面提升社会管理的人性化、科学化、制度化水平,才能提高应对各种社会风险,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的能力,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才能更好地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才能更好地凝聚社会各方力量,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巩固

党的执政地位打下良好基础。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丰富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强调要增强发展协调性、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建设生态文明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作用。当前我国社会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上,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
在管理主体上,重政府作用、轻多元参与;
在管理方式上,重管制控制、轻协商协调;
在管理环节上,重事后处置、轻源头治理;
在管理手段上,重行政手段、轻法律道德手段。这些问题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管理模式。

(1)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要求

社会管理是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对我国多年来社会管理实践的科学总结的基础上,我们形成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要求,即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其中,党委领导是根本,政府负责是关键,社会协同是依托,公众参与是基础,四位一体,有机联系,不可分割。这一原则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管理的客观要求,既富有中国特色,又体现时代特征,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为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明确了方向。

党委领导,就是要发挥党委在社会管理格局中总揽全局、把握方向、整合力量、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同时,要组织动员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投身社会管理活动中。合理配置党政部门社会管理职责权限,切实解决多头管理、分散管理、难以形成有效合力的问题。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同时,要不断改善党的领导,发挥政治优势,善于舆论引导,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作用,不断提高党引领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政府负责,就是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做到职能到位,既不越位,也不缺位。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凡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自律能够解决的问题,政府不干预。对于应该由政府负责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必须承担应有的责任,切实对人民负责。要建立和完善社会管理考核机制,研究制定科学的社会管理考核指标,把考核结果作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奖惩和任用的重要依据。

社会协同,就是要发挥人民团体、基层自治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作用,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推进社会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和法制化。社会事务,千头万绪,如果全部由党和政府来管,成本太高。应大力发展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要加强以城乡社区为重点的基层基础建设,推动包括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中介机构、志愿者团体等在内的各种社会组织发展壮大,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的社会管理责任。

公众参与,就是要充分发挥人民管理国家的作用,广泛动员和引导人民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要提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能力,加快组建专业社会工作者队伍,大力发展信息员、保安员、协管员、巡防队等多种形式的群防群治力量,健全社会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要扩大基层民主,深化政务公开,拓宽群众参与渠道,健全群众参与机制。同时,也要培养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的参与能力。

(2)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原则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优先。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实现依法管理、科学管理、人性化管理,使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切实感受到权益得到保障、秩序安全有序、心情更加舒畅。

二要坚持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自治、自律、互律作用,使各种社会力量形成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保障社会安定有序的合力。

三要坚持统筹兼顾、动态协调。正确反映和协调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阶段的利益诉求和社会矛盾,既要“左顾右盼”,又要“瞻前顾后”,使社会管理能够体现维护公平正义的“刚性”、协调各方利益的“柔性”、应对新情况新问题的“弹性”,促进社会动态平衡,保障国家长治久安。

四要坚持既有秩序,又有活力。把维系社会秩序和激发社会活力有机结合起来,既要保证社会的安定有序、规范运行、调控有力,又要有利于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降低社会运行成本,提高社会运行效率,从而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五要坚持立足国情、改革创新。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政治优势,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同时,树立世界眼光,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改革贯穿于整个社会管理过程之中,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不竭动力。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重大任务,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我们必须紧紧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有力保障。

(3)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形式

第一,完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提高社会管理能力。不断健全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一要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的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通过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二要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制度,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在调解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方法,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三要着力解决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制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力量,增强政府公信力,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生产安全感和生活安全感。

第二,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的目标要求,为我们进行社区建设指明了方向。城乡社区,是居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组织,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沿,是社会管理的根基所在。目前,社区建设中存在的管理体制不顺、办公场所滞后、工作人员编制不足、待遇偏低、素质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制约和影响着社区组织工作的正常开展。在新形势下,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一要更新观念,树立管理重心在基层、管理工作在基层的理念,下决心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地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二要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完善社区治理结构,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人口、就业、社保、民政、卫生、文化以及综治、维稳、信访等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构建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平台,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三要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促进流动人口与当地居民和睦相处。完善流动人口就业、教育、医保等方面的政策,确保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第三,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的功能。社会组织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不断发展,不少经济类、公益慈善类的社会组织应运而生。截至20lo年年底,全国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共44万个,还有24万个在各级民政部门备案的城乡社区社会组织。但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的数量,法国拥有110个,日本拥有7个,美国拥有52个,而我国拥有3.37个。这表明,我国社会组织需要发展和提高。针对我国社会组织的现状,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这就要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性作用。一是要完善法规政策,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建立健全社会组织管理的法律、法规,完善社会组织的管理政策及社会组织及其从业人员的税收、工资、社会保障政策,加强社会组织的审核、登记、监督,提高管理和服务的能力,为社会组织发展和开展活动创造条件,逐步建立法制健全、管理规范、分类管理、分级组织的社会组织管理体系。二是要加强社会组织的内部管理。建立民主的决策程序,规范议事规则,建立以服务效率、管理水平、工作业绩为主的激励机制,完善民间组织的自律机制,建立内部质量控制制度、财务公开制度与财务监督制度等。三是要重视和加强社会组织中的党建工作,努力做到抓党的建设,扩大工作覆盖面;
抓规范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抓组织发展,选好班子带好队伍;
抓作用发挥,增强党的战斗力。

第四,加强和完善应急管理体制。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防范社会风险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2009年我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已经突破10万件,平均每天发生250件左右。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2003年“非典”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开始重视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2007年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公布施行,对提高全社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应急管理体制还有待完善,主要包括,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制定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标准,建立食品药品质量追溯制度,健全食品药品安全应急体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和监管执法等;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预防机制,加强安全监管监察能力建设,严格安全目标考核与责任追究等;
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健全应急管理组织、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加强应急教育培训、完善特大灾害国际救援机制;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历史任务,是在发展基础上解决社会问题、处理社会矛盾的基本途径。必须把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更好地统一起来,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在科学发展中实现社会和谐,在社会和谐中促进科学发展。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目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按照公平正义、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围绕到2020年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及其新要求,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各项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
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和途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六项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是要调整社会结构,理顺社会体制,推进社会关系各个层面的和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城乡、区域结构和城乡关系的和谐,推进收人分配结构和利益关系的和谐,推进社会各阶级阶层结构和社会各成员关系的和谐,推进就业结构和劳动关系的和谐,推进民族关系和民族区域发展的和谐,推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推进国际交往环境的和谐。

3.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

注重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当前中国社会建设的重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社会组织形式、就业结构、社会结构变革也在加快,不同群体利益需求日益多样化,社会关系更为复杂,人民内部利益矛盾出现许多新情况,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要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重点,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优先发展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是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对全体国民、对国家和民族的现在和未来具有重大影响的公共事业,政府负有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必须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化教育结构,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是努力扩大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中国的就业形势将非常严峻,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经济和调整结构,以发展促进就业;
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三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必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人分配格局,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防止两极分化,使全体社会成员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四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社会制度。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既要注重社会保障的共享性,逐步消除因各种身份差别所导致的不平等,又要注意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总的要求是: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指导方针,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五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健康是国民素质的重要体现,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大力发展医疗卫生服务,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要加快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目标。总的原则和要求是: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六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中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活力,同时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必须把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分析与思考务,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支持各类社会组织承担社会事务、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社会矛盾,旧的矛盾解决了,还会产生新的矛盾。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没有任何矛盾和问题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是分阶段有步骤解决各种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需要经过长期奋斗和不懈努力才能逐步实现。

分析与思考

1.结合当代世界发展,谈谈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和着力点。

2.为什么社会风险治理必须重视防患于未然,必须有着眼于长远的风险意识和标本兼治的切实举措?联系中国实际,讨论如何应对各种社会风险。

3.结合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说明为什么必须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4.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要求:“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谈谈如何做到这三个“最大限度”。

第四讲 当代生态环境问题

教学基本要求

1.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环境问题的思想,认识和把握当代生态环境问题。

2.分析造成全球环境问题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

3.把握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及其意义。

4.认识解决环境问题所面临的障碍,以及中国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举措。

一、生态环境理论及其意义

人类社会的进步与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紧密关联,生态环境的变化与人的活动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也因此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境界。

1.马克思主义生态环境思想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生态环境思想,概括起来有以下主要观点:

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自然作为“人的无机的身体”,同时也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中介”,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人的存在的基础、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人类活动不断使环境“人化”,在环境中实现自己,不断印证人的本质力量,并赋予这种力量以历史的性质。

生态环境恶化是自然界“报复”人类的表现。人类过度向自然界索取的行为,严重破坏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和谐与平衡,突出表现在:可再生资源的消耗超过了它们的再生能力,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超过了发现其替代品的速度,环境的污染程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人类对自然的无尽索取,使人与自然之间发生了“物质变换的断裂”,并进一步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断裂”。这些“断裂”关系的进一步尖锐化,就外在表现为生态危机。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当代生态环境问题负有主要历史责任。从历史上看,工业文明创造的物质繁荣,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剥削、殖民掠夺和利用先进技术开采全世界资源的基础上,建立在开采非再生性或可耗尽资源的基础上。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势必造成生产能力、消费欲望的无限扩张和生态环境的有限承载之间的矛盾激化,破坏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平衡,最终威胁到人类本身。

维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全人类的共同努力。自然是人类“永远的共同财产”,只能以符合全人类利益的形式来管理。“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
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28—929页。并且,人类要做到对自然合理地控制与调节,不仅要有正确的认识,还需要对“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1页。

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环境的思想,深刻揭示了人类与环境的依存关系,并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原则和方向。

2.中国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想

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这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标志着中国对坚持文明发展道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建设生态文明是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形成的认识成果,也是在建设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实践成果。建设生态文明不是否定工业文明,而是强调先进的工业文明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们在享有现代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又能保持和享有良好的生态文明成果。要充分认识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坚持以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人的全面发展不可能脱离自然而存在,而必然包含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涵。在新型的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互为条件、相互支撑。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大势所趋,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设,均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特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人类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人类本身,从身体到生产生活方式,都从属于自然界、依赖于自然界。因此,人类的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都必须遵循自然的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只有如此,人类文明才能得到持久永续发展。

要推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应当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把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坚决摒弃先破坏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做法,要加强自然环境保护,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

3.国际社会对生态环境问题高度重视

环境问题是当代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重视环境问题、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呼声。1972年的《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这个目标将同争取和平、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这两个既定的基本目标共同和协调地实现。”1992年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则强调:“为了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与环境方面的需要,求取发展的权利必须实现”;
“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环境保护工作应是发展进程的一个整体组成部分,不能脱离这一进程来考虑”。只有把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联系起来,充分考虑现在发展需要与未来发展需要,既遵循经济规律又遵循自然规律,既讲究经济社会效益又讲究资源和生态环境效益,才能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发展必须有环境的支持。为了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不仅要促进发展,还必须获得发展所需的环境资源。环境代价过于沉重,势必导致发展的不可持续。人类不能在摆脱贫困和阻止环境退化两者之间进行非此即彼的选择,必须彼此兼顾。否则任何一个问题都解决不了。人们谋求发展的同时,必须对不科学的发展行为有所限制。发展不能以造成环境严重破坏作为代价。

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不顾环境后果的经济增长方式和运行模式,克服由此产生的发展与环境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弊端,将对有限环境资源的“透支”利用,转变为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调整环境的适应与改造、利用与保护、索取与补偿等关系。

二、全球环境问题的形成

全球环境问题的表现极其复杂,越来越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安全问题。在全球环境问题上,发达国家欠下了巨大的历史债务,发展中国家也遇到了严峻的现实挑战。各国必须根据自身的基本条件解决本国的环境问题,同时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特别是气候变化问题。

1.环境问题的复杂表现

环境问题主要有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由于人类活动对环境资源过度开发,造成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能源紧张、淡水短缺等问题;

第二类是由于人类活动将废弃物向环境过度排放,造成的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乃至气候变化等问题;

第三类是由于人类技术活动的失控或滥用,引起的技术污染等环境负效应,包括核技术、转基因技术、电子技术、空间技术等都会带来始料未及的环境后果。

环境问题近年来表现出新的特点:

一是从局部性、区域性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扩展到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匮乏和水体污染、能源紧缺等全球性的环境危机;

二是从“第一代环境问题”,即明显的环境破坏现象发展到“第二代环境问题”,如生物多样性丧失、温室效应加剧、臭氧层破坏等,这些是长期积累的生化污染,危及全人类的生存状况;

三是环境问题越来越快地向发展中国家蔓延,这既有发达国家转移污染产业的原因,也有发展中国家因过度开发导致环境退化的原因。规模较大、发展速度较快的发展中国家,集聚了前工业时代、工业化时代,甚至后工业时代各种环境问题,产生了严重的叠加效应。

无论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多么复杂,人类都必须为解决环境问题付出努力。在确立自身发展目标时,人类应当尽量减少给后代造成损失的行为。如果这种行为不可避免,那么就必须对造成的损失进行补偿。环境资源的消耗往往是不可逆、不可弥补、不可替代的,虽然可以用某种“等价的”方式,譬如寻找替代品、预先储蓄等方式来弥补,但要真正地解决问题还需要进行观念和行为的变革。

2.环境问题与安全问题

环境问题越来越与安全问题联系起来,成为环境安全问题。环境安全,就是指构成人类生存与发展条件的自然生成性环境资源,主要是水、土、物种、气候的安全。环境安全与社会安全、社会发展、社会和谐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社会安全必须有稳定的环境支撑。当一个地方的水、空气、土壤、生物等环境要素受到大规模破坏时,维持生命系统的自然功能就会严重衰退,自然灾害就会频繁发生,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也会严重下降。不少地方的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地区局势动荡和社会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环境问题一旦与民族问题、种族问题结合起来,就会成为非常复杂和敏感的社会安全问题。

社会发展必须克服产生贫困的环境危局。环境安全与贫困状况密切相关,穷人更容易受到环境破坏的伤害,进而形成“贫困一盲目开发一环境退化一更贫困”不断加剧的恶性循环。人们为生计所迫,往往较少考虑自己行为的环境后果,而最终造成对自己的伤害。贫穷、人口压力和环境恶化也正在成为现代争端乃至战争的温床。

社会和谐必须具备良好的环境条件。良好安全的生活环境是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基本条件。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既是政治局势紧张甚至诱发武装冲突的起因,也是它们的后果。环境退化使国家的经济基础衰退、社会组织蜕变、政治局势动荡。当今世界,大量环境难民流离失所,加剧了地区不稳定局势,成为影响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3.解决环境问题要考虑现实的发展条件

解决环境问题,既要追究历史原因也要考虑现实条件。由于资本扩张和大工业的生产方式,传统发展模式忽视了不可逆转的环境损失,忽视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演进的联动性与可持续性,累积后果便表现为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可持续发展要求兼顾后代的环境权益,为此必须重视造成环境危机的历史原因,重视解决环境问题的现实前提,包括人口控制、社会公正、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国家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发达国家已经在历史上造成了全球最大的环境“透支”,因此在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环境问题方面负有不容推卸的特殊责任。

解决环境问题更应致力于提高发展能力。许多环境问题同各国发展阶段、生活方式、人口规模、资源禀赋以及产业分工等因素密切相关。在现阶段,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发达国家提出某些过高的环境要求是不合适也是不合理的。但发展中国家必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根据自身情况采取措施,为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国际社会应该重视发展中国家的处境,倾听发展中国家的声音,尊重发展中国家的诉求,把解决环境问题与促进发展中国家发展、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紧密结合起来。

4.携手应对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既是自然与科学问题,也是政治经济问题。随着气象资料的累积,人们对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的担心得到证实。对于正在出现的全球气温上升、海平面升高、大气环流及生态系统变异、灾害天气和极端气候事件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对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人类必须有所应对。这些应对涉及各种政治经济关系的博弈,气候变化逐渐从自然问题、科学问题演变为国际政治经济问题。

气候谈判艰难推进。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基本框架,确立了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主要工业化国家承诺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率先减排。按照《京都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在第一承诺期(2008—2012年)必须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削减5·2%,发展中国家不承担强制减排义务。尽管2007年通过的“巴厘路线图”为工业化国家第二承诺期(即2012年以后)谈判设定了时间表,但2009年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没有取得令人期望的成果。由于发达国家阻挠,2011年德班世界气候大会仍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巴厘路线图”谈判仍未完成。但在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共同努力下,此次会议通过了“德班一揽子决定”,同意《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在2013年生效。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减排问题上形成尖锐对立。发展中国家认为,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温室气体排放的累积效应所致,必须追溯历史责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减排分配;
而发达国家则强调主要发展中国家必须明确承担大幅度减排的义务。发达国家的这一态度包含着逃避历史责任、转嫁减排义务以及遏制发展中国家的用意。这种行为理所当然地遭到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抵制。

在国际社会的努力下,气候谈判仍然在艰难进行。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在“十二五”规划中,将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体现了中国政府对本国人民负责和对世界各国人民负责相一致的精神,是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的积极贡献。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中国都是应对气候变化十分重要的建设性力量。

应对气候变化,必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应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的要求,积极落实“巴厘路线图”谈判协定。发达国家应该完成已确定的减排任务,并为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提供实质性支持。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根据本国国情,在发达国家资金和技术支持下,努力适应气候变化,尽可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既是发达国家应尽的责任,也符合发达国家长远利益。发展中国家应该统筹协调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同时,也不能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超越自身发展阶段、超越应负责任以及实际承受能力的义务。

三、保护生态环境是人类共同责任

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是形势所迫,更是责任所在。克服障碍解决生态环境面临的紧迫问题,还需要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努力。

1.保护生态环境的道义责任

保护生态环境应与促进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与经济危机相比,环境危机的后果更为严重,影响更为深远。环境问题的公共性、后发性和不可逆性,使人类行为的环境效应殊难预料,一旦产生环境危害往往很难控制,在分担责任上也会产生矛盾冲突。迄今为止,扭转全球环境恶化的趋势、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努力,总体上成效不大,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西方大国缺乏政治意愿的原因,也有各国协调行动动力不足等原因。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南非通过《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宣言》和《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实施计划》,提出“承担起一项共同的责任,即在地方、国家、区域和全球各级促进和加强经

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三个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加强的可持续发展支柱”。该首脑会议在多数项目上确定了时间表,特别强调要化计划为行动,把可持续发展与消除贫困结合起来解决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在道义上要求规范人类对待环境的行为并对环境利益进行再分配。在保护环境问题上,人类应当建立起明确的道德理念:凡有利于环境保护、社会和谐的发展都应当予以支持,凡不利于环境保护、社会和谐的发展都应当坚决反对。应根据这样的理念规范人们的生产、交易、交往和消费等行为,把自身利益、他人利益和后人利益统一起来,把局部利益、短期利益与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统一起来。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同时协调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才能最终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现阶段同样要明确,解决环境问题不仅仅要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更要重视通过制度保障、社会督促、伦理规范、舆论导向来促进社会和谐。只有改进了人与人的关系,才能比较好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要求把人类的根本利益,尤其要把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整体的、长远的利益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既要重视“代际公平”,即实现当代人与后代人的福利共享,不能为了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也要促进每一代人内部的“代内公平”,即无论穷人(国)和富人(国)都拥有平等的生存权、发展权和环境受益权。

2.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克服的主要障碍

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面临着观念、制度、技术、合作等方面的障碍。

观念障碍。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政府和公众都必须确立这样的观念:环境权益既是个体权益,又是集体权益;
既是代内权益,又是代际权益。公众要求政府提供的,不单单是良好的环境本身,还有维护环境权益的措施、政策和制度,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环境秩序。必须克服某些地方为追求眼前的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倾向于靠较低的环境门槛来吸引资本的粗放式的投资冲动,避免以“效率优先”或“先发展、后治理”为借口破坏环境。

制度障碍。人们的所作所为,如果没有经过交易方式反映出来,就会产生游离于市场之外的“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指在经济生活中,生产者、消费者的活动给其他生产者、消费者带来的非交易性影响,有益的影响构成正外部效应,有害的影响则构成负外部效应。许多环境问题,或因产权无法界定,或因价格不合理造成“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非公共物品的市场垄断或价格扭曲,公共物品的信息不对称或负外部效应都可能导致市场配置资源的低效甚至无效。必须通过政府行为进行干预,主要是提供激励性的制度安排,通过明晰产权以及价格、税收等手段使外部效应内部化,使环境成本比较准确地反映在产品价格中。但政府干预并非万能,也会出现失灵现象,如政府干预扭曲了正常的市场机制,或者某些方面的正向措施导致了另外方面的负面效果,制造出新的环境障碍。

技术障碍。技术研发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经济社会的需求,却没有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可能破坏,大多数技术不是为了满足处于发展低端的群体需要。穷人(国)买不起合适的技术,有可能为急于摆脱贫困而忽视保护环境。因此,一方面,某些技术的过度开发,引发了一些未可预料的或对环境不友好的后果;
另一方面,环境友好的技术往往因为短期无利可图,得不到开发和应用。

合作障碍。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往往是分散的,造成的危害却是广泛、累积和持久的,因此必须通过合作来解决。由于相关各方的立场、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特别是缺乏共同认可的利益分配机制,往往难以达成协议,或者即使有了协议也会在执行中走样,很容易产生“搭便车”问题。如何促使各方了解自己行为的后果,确立有效预防“搭便车”行为的机制,避免“公地悲剧”的发生,也是各国制定环境政策的重要内容。“搭便车”和“公地悲剧”都是公共选择理论的概念,前者指在公共领域不付成本而坐享其成;
后者意味着任何对公共资源的滥用都会导致因过渡消耗而无法维持的情况。

3.“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及中国的践行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是国际上公认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原则。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四条正式明确了这一原则。1997年,《京都议定书》第十条确认了这一原则,并以法律形式予以明确、细化。2002年通过的《德里宣言》,最终把这一原则作为一个重大原则加以确立,并且被此后的“巴厘路线图”和《哥本哈根协议》认可。

所谓“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是从国际法角度确认各国际主体在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上应担负的国际责任,即划分“共同责任”和“区别责任”。一方面生态环境问题和气候变化涉及全人类的利益,世界各国都共同负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义务和责任;
另一方面从所负责任来看,由于各国历史造成的排放、发展阶段和经济技术实力等的不同,承担的治理责任也应当有所差别。

保护环境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使命。各国都意识到全球环境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在环境利益和责任,特别是历史责任和现实责任分配方面仍然有激烈争论,甚至不能排除其中还有某些发达国家遏制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政治企图。各国国情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尤其是环境与发展的具体关系也不一样,应根据自身发展水平,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应本着对人类、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尊重历史、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务实合作,在世界范围内促进可持续发展。

中国坚定承担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责任,同时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就是中国对世界的最大负责。中国深入实践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明确提出并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中国坚持同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为促进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分析与思考

1.如何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的关系?为什么说只有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同人与人的关系联系起来,才能真正解决环境问题?

2.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强调,“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9_560页。。结合全球环境问题,谈谈如何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3.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指出,“气候变化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只有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才能妥善解决”。为什么说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停滞发展,或者无视气候变化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都是不可取的?

4.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尽快拿出诚意补偿环境欠债,发展中国家也要审时度势减缓环境损失,但落实这个原则,从观念到行动困难重重。你认为怎样才能走出困境?

第五讲 当代社会思潮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社会思潮的基本特点、产生原因及其社会影响。

2.认识当代资产阶级价值观的本质及其对社会思潮的影响。

3.认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意义和途径。

一、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形式

在当代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深入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各种社会思潮交流交融交锋的局面更加纷繁复杂。正确认识和分析当代社会思潮的本质及其影响,对于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具有重要意义。

1.社会思潮的特点

社会思潮一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以特定的社会存在为基础,反映某一阶级、阶层或群体的利益和要求,广泛传播并对社会生活产生一定影响的思想趋势或思想潮流。社会思潮从一个层面反映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特殊形式,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精神信念产生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影响。

社会思潮与成熟完备、逻辑严谨并且体系化的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相比,无论就其传播途径还是思想表达来看,通常都是不完备、不系统的。因此,在使用社会思潮这一特定概念时,要与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区别开来。

一般说来,社会思潮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倾向性。社会思潮总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都代表了一定社会阶级阶层维护自身利益的思想主张,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

多样性。由于当代社会经济结构、就业方式、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也就是社会存在的多样化,必然相应地引起社会思想的多元多样多变,使社会思潮出现丰富的变化,即在一定时期内,可能出现反映现阶段不同群体利益的多种社会思潮。

变异性。社会思潮尽管也是一种理论观点或思想流派,但它更容易受到不断变化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情绪的影响,是一种不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具有较大的变异性。

扩散性。某种社会思潮一旦形成,往往会跨越理论与现实的界限,影响和干预到人们的现实生活并引起较大的社会关注。同时,与系统、成熟、严谨的理论体系不同,社会思潮多以情绪性、大众性和流行性的语言表达,在传播上更易于扩散。

可塑性。社会思潮尽管多元多样多变,甚至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交织、相互交锋,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并不是完全无序的,而往往会受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思想的影响,具有可以被引导的特点,即有可塑性。用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一切社会的共同特点,是社会主流思想文化的基本功能。

2.社会思潮的产生及其影响

社会思潮之所以能够在社会的一定范围内传播,并在相当程度上为社会个体所接受,一方面是因为社会思潮多表现为一定的概念体系,用理论征服人心(消极甚至错误的思潮也具有理论迷惑性);
另一方面是因为社会思潮还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冲动,用情绪感染人。当一种理论或价值取向能够调动相当数量群众的情绪时,就有可能产生一定的社会共鸣,进而形成社会思潮。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深刻指出:“意识[das。Bewuptsein]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dasbewu[3te Sein]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5页。社会思潮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同样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社会思潮的根源在于社会的经济生活,在于社会经济发展所引起的社会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在阶级社会或有阶级存在的社会里,作为社会经济、政治条件反映的社会思潮无不带有鲜明的阶级烙印。同时,从表现形式来看,越是社会处在变革时期,越是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越是社会人群多元分化,社会思潮就越可能表现为多样性。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尤其是世纪之交,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使得各种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尖锐,各种社会思潮纷纷登台。社会人群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自身权利意识增长,对社会政治及理论的关注加强,大众传媒尤其是互联网、手机等新型传播媒介的传播与推动作用前所未有,使社会思潮更易于形成和传播。

具有不同性质和特点的社会思潮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一般来说,科学进步、积极向上的社会思潮,有利于拓展人们的视野,推动思想文化创新,激发社会活力;
而错误落后、消极保守的社会思潮,则会扰乱人们的思想,破坏社会的稳定。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和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西方的一些思想理论包括一些西方社会思潮对中国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西方社会思潮本身也是复杂多样的,既有有益的,又有无益的,甚至有落后和有害的。从总体上说,西方主流社会思潮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价值取向,代表着资产阶级的利益。

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客观辩证地分析各种西方社会思潮,有助于认清形形色色的西方社会思潮的本质,增强抵御西方社会思潮侵蚀的能力;
有助于辨明各种社会思潮的政治倾向,提高政治鉴别力与政治敏锐性;
有助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深入了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把握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深化对资本主义的认识;
有助于更好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中国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

二、当代资本主义价值观及其对社会思潮的影响

资本主义价值观主要是指近代以来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适应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以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为主导的价值观。资本主义价值观通常以社会思潮和其他意识形式传播。

1.资本主义价值观及其特点

资本主义价值观又称西方价值观。它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发展,经过漫长历史过程逐渐形成的。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西方封建社会、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都为当今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思想源泉、实践基础和文化因素。随着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日益巩固,资产阶级逐渐建立了一整套体现其利益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反映自己利益诉求的核心价值理念。

资本主义价值观作为历史的产物,也曾起到过一些积极作用。它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为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工业化、市场化、现代化、经济全球化进程铺平了思想道路;
它提出的一些重要价值观念,如民主、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等,也包含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因素。但资本主义价值观主要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需要,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在经济上,它为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关系和市场经济准则提供了价值观基础,并作出道义上的辩护;
在政治上,它是资产阶级统治劳动人民的思想工具,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支撑和思想前提;
在文化上,它反映了资产阶级的道德准则和精神要求,是资本主义文化的中心内容。

资本主义价值观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是资产阶级的经济、政治诸方面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的利益,提出了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人权等价值观念,以此反对宗教神权和封建专制,扫清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思想障碍。但在资产阶级夺取了政权并牢固地建立了自己的阶级统治以后,就完全背离了当初的宣言,不断强化阶级的专政。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只要资产阶级的统治受到威胁,他们就立即把“自由,平等,博爱”这一格言代之以毫不含糊的“步兵,骑兵,炮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9页。

资本主义价值观从其产生之日起就打上了深深的资产阶级烙印。

资本主义价值观有着深刻的内在矛盾,是西方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资本主义价值观强调个人主义,把个人利益凌驾于社会之上,导致种种非道德现象成为社会灾难,成为当今西方各种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资本主义价值观强调自由主义,但这种自由不过是少数有产者对大多数无产者剥削的自由,是资本奴役的自由。资本主义价值观主张功利主义,强调自我利益为中心,最终只能导致极端利己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利己观念是资产阶级和一切灭亡的统治阶级所共有的。资产阶级的利己观念使他们把自己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从历史的、在生产过程中是暂时的关系,变成永恒的自然规律和理性规律。《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8页。

资产阶级价值观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深刻揭露和批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标榜的自由、平等、博爱、民主、法治等,实质上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对财产占有和使用的自由,维护资本在市场上进行交换和竞争的自由。资产阶级在法律形式上规定的平等权利,导致了事实上的不平等。恩格斯指出: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
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4页。。

2.资本主义价值观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

资产阶级始终把自己的价值观看做是唯一的、普世的价值观,这种思想与西方基督教传教文化结合起来,表现出一种向全世界推行资产阶级价值观的强烈冲动。他们不仅把自己的价值观作为衡量其他国家是否“民主”、“文明”的标准,以各种手段向全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传播资本主义价值理念,甚至不惜动用武力来推行其价值观。以文化渗透的方式向世界上其他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传播西方社会价值观,成为西方一些人的既定战略。其中,近年来较为突出的,是以西方社会思潮的形式传播其价值观,主要有:

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在经济理论上主张“自由化”、全面私有化和市场化,否定政府宏观调控;
在政治思想上全面否定公有制、否定社会主义制度;
在国际战略和政策上鼓吹以超级大国为主导的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即资本主义全球化。新自由主义的主要观点代表了西方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是国际垄断资本的经济范式和政治纲领,是国际垄断资本全球扩张的理论,本质上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近年来,新自由主义在全球的蔓延呈加剧之势,危害也日益凸显。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理论和政策的破产。

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国际政治思潮,是在苏东剧变以后,开始为西方一些人所重视的。因为在苏东剧变中,民主社会主义思想对苏东国家的领导人发挥了重要作用。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和政治主张,与科学社会主义根本不同,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完全背离。民主社会主义仅仅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一种道德需要,否认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主张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改良,其实质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民主社会主义在理论上排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政治上否定工人阶级领导,在国家观上否定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在经济上否认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

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从西方资产阶级的利益出发,对历史事实进行任意否定、歪曲、篡改、戏说。凡是可能有损资产阶级统治的,就竭力隐瞒或篡改历史;
反之,则大肆渲染鼓噪,肆意践踏对待历史的客观性原则和是非原则,客观上起到了搞乱思想、涣散人心的消极作用,实际上反映了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用抽象的人性论否定和诋毁一切无产阶级革命,宣扬革命是一种单纯破坏的力量,进而否定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和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否定被压迫人民和民族所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侵略、反抗压迫和剥削的革命战争的正义性。此外,一些西方媒体,一方面以捏造、歪曲等手段对无产阶级革命领袖进行肆意贬损和妖魔化宣传;
另一方面为历史上的各色反动人物评功摆好,对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进行抹杀和消解,按照自己的主观臆想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戏说,具有很强的危害性。

除了上述几种主要社会思潮外,近年来国际上还出现了一些针对中国的错误思潮,主要包括:“中国威胁论”,散布中国的迅速发展是对世界的威胁,挑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正常关系,企图遏制和干扰中国的和平发展;
“中国责任论”,鼓吹中国应该对许多全球性和国际重大问题负责,企图把各种麻烦和矛盾转移到中国,遏制中国的发展和国际影响力;
“中国崩溃论”,宣扬中国经济必定陷入衰退,进而发生社会大动荡乃至崩溃,企图“唱衰”中国。这些社会思潮本质上也都是资本主义价值观的不同反映形式。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在当代中国,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在社会主流思想舆论不断扩大的同时,各种社会思潮也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成为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舆论支持的必然要求。

1.当代中国社会思想的多样性

当代中国社会思想舆论的总体态势是正确、进步、积极、向上的,主要表现在: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普遍共识;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人心;
集体主义传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获得了新的坚实基础,并在抗震救灾等重大考验面前显示出新的生机活力;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哲学社会科学界出现了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热潮,等等。

当代中国社会思想舆论也出现了一些复杂的新情况,主要表现在:主流与非主流的思想观念并存,既有正确的、积极的、进步的、向上的社会思潮,也有错误的、消极的、落后的、保守的社会思潮;
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更加复杂,一些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增多,各种社会群体竞相发声,社会思想文化领域更加活跃,多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
数字化、网络化等现代信息技术带来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时空界限,使信息来源难以预测、信息内容难辨真伪、信息流向难以控制。

同时,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对外交往的增多,各种国外思潮涌入中国,其中不乏值得学习借鉴的内容,但也有很多容易造成思想混乱的错误观点。西方一些敌对势力加紧对中国实施“西化”、“分化”和意识形态渗透,更增加了社会思想领域的复杂性。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功能

社会思潮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现象,在任何社会都存在,特别是在社会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社会思潮就会更加活跃。当前中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各种社会思潮活跃是正常现象。对于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最重要的是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引领,使社会思想舆论氛围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作为崭新的社会制度,既是一种社会实践,也是一种价值理想和价值追求,必然要用符合自身制度要求的核心价值体系来维护。社会主义制度不仅要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和先进的生产方式基础之上,而且要建立在科学的价值目标和文明进步的道义基础之上。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在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完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制度的同时,积极推进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科学的理论指导、共同的理想追求、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道德

规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全民族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革命道德和时代精神的结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精神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不断增强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增强人们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的责任感;
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不断扩大社会共识。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范围内意识形态斗争和思想文化竞争更加频繁和激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国家安全中的“生命线”作用更加凸显。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大限度地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促进国家稳定和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3.正确引领社会思潮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项基本任务,就是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需要从多方面加以推进:

第一,要科学认识和把握社会思潮。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认真分析社会思潮的本质和特点,把握社会思潮形成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要加强思想理论引导,旗帜鲜明地开展对错误思潮的分析评介,有理有据、有针对性地回答人们关心的问题。要超前预测社会思潮发展,把握思想动向,及时疏导错误的社会思潮。

第二,坚持重在建设,着力铸造人们的精神支柱。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思想和精神,用正确的思想、进步的观念、先进的文化逐步消解错误思潮的影响。要妥善处理思想文化领域里的问题,对不同的问题用不同的办法来处理,努力保持社会和谐,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第三,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不断扩大正确思想的影响力。要尊重广大群众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性,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引导社会思潮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要树立多样共生的意识,善于从丰富的社会思想中汲取养分,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

第四,持之以恒、不断积累,坚持不懈地做好工作。要将长远目标与阶段性要求结合起来,既积极推进,又深入细致,防止急功近利、搞一阵风。要把分析和引领社会思潮作为经常性工作,建立经常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保持连续性、稳定性,使之持久深入。

分析与思考

1.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强调:“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
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结合对资产阶级价值观的理解,深入分析当代西方主要社会思潮的实质。

2.有观点认为,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国家政权得以稳定的基本认识基础和精神基础。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试进行分析。

3.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 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结合中国的思想文化现状,谈谈你对这个论断的理解。

第六讲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革命的基本思想,了解当代新科技革命对世界产生的深刻影响。

2.了解当代科技革命的主要特征、基本趋势以及前沿动态。

3.了解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内涵和战略要求。

一、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

科技革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以及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极大地促进了当代社会进步与发展。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革命力量,马克思主义这一论断,不断为实践所证明并为越来越多人所接受。

1.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科学技术革命

科学是以经验事实为基础,运用逻辑思维所建构的基本概念和定律的理论形态和知识体系。它属于“发现”的认识范畴,主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技术则是为满足生产发展需要,根据实践经验与科学原理所创造的改造世界的手段和工具的总和。它属于“发明”的实践范畴,主要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总体而言,科学技术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的实践关系,近代以来,已成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主要方式,体现了人类特有的能动性。

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指出,马克思始终把科学看成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继承者丰富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历史作用的一系列重要论断。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在古代,由于科学不具备独立的、系统的形态,劳动过程中的经验和工艺是直接生产力。在近代,资本主义通过科学把巨大的自然力纳人工业化过程,促进了生产工具的变革,它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在当代,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学理论充分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人类创造了空前丰富的物质文化财富。

科学技术推动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大改变。科学技术推动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发展到进一步改造自然。当然,科学技术的应用具有两重性,它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巨大发展的同时,也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了负面影响,我们不能盲目满足和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因为每一个这样的胜利,都必然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因此,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时,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科学技术给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深刻的变化。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科学技术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首先要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作出贡献;
为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科学技术又要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动力、储备后劲。与此同时,科学技术所推进的生产工具的变革,成为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变革的指示器。科学技术的进步,拓展了人们的交往关系,成为推进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的发展。科学技术提高了人们的科学素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理性思维能力的发展。科学研究倡导的追求真理的精神,成为人完善自身发展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还极大地丰富和延伸了人的实践能力,促使人类从必然王国一步步走向自由王国。

在当代,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和创新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解决全球面临的资源、环境、人口等重大问题,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发展是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是和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密不可分的。但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制约了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社会化进程。社会主义继承资本主义的历史成果,更加注重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社会主义制度使科学技术摆脱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桎梏,变成真正为最广大人民群众造福的事业。科学技术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同人民群众历史首创精神结合,同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结合,就获得了蓬勃发展的生机,产生出创造人间奇迹的伟大力量。

2.当代新科技革命及其对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

17、18世纪的近代经典物理学革命,引发了以蒸汽机和纺织机的发明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推动了机器制造产业的兴起,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提供了技术条件。19世纪下半叶,电磁理论和热力学理论的突破,引发了以电气化和内燃机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重工业成为新兴产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和资本的垄断程度大大提高,为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阶段提供了技术条件。20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创立是又一次重大的科学革命。此后,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等软科学理论相继问世,高分子化学、分子生物学、天体物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有了突破性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原子能为代表的新能源技术、基因工程为代表的生物技术、微电子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以及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综合性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标志着第三次技术革命(或称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它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个领域的发展变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新科技革命使现代科学技术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各个环节,带动了新一轮产业革命,使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实现了劳动对象人工合成化、劳动工具自动化、人的劳动智能化以及经营管理信息化。以此为基础,逐步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转变,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新科技革命和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兴起,客观上推动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一系列调整,使资本主义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

新科技革命的兴起,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深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合作和竞争,使世界各种矛盾更加复杂化,并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新科技革命影响下的世界经济关系和政治格局的变化,使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当代全球性重大问题。战争技术条件的变化,使现代战争的破坏力空前巨大,以至于对整个人类命运构成威胁,遏制战争、争取和平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新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引起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竞争加尉,并集中体现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上,成为推动当代世界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新科技革命引发的这些变化,对社会主义国家也提出了如何适应新科技革命的要求的历史任务。社会主义要获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加快科技体制的改革,推动科学技术更好更快发展,努力走在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前列。

3.当代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和社会约束

从广义上说,当代科学技术是指由20世纪初科学革命发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技术革命兴起并延续至今的一系列新科学和新技术的总称。从狭义上说,一般指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现代化的历程,在其本质上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历史,科技革命的发生又有赖于现代化的需求拉动。这种关系具体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越来越突出,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约束程度越来越高,科学技术在应用中可能导致的负面效应越来越凸显。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关系的变革。科学技术不仅为社会变革提供了技术条件,同时还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了人的解放。当代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各个要素中,极大提高了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创造了更完善的劳动工具,扩大了劳动对象,开拓了新的生产领域。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为促进和实现人们的交往形式和社会关系的改变,创造思想环境和技术条件。当代科学技术通过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传播,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对于增强人们的认知能力、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平和审美水平都具有积极作用。当代科学技术为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形式和手段,解放了人的体力和脑力,提高了人们的学习效率、生活质量和保健水平,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乃至行为方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文化创造和文化形态,促进了不同国家、民族和人民之间的交流和交往。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受社会约束的程度也越来越大。现代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为科学技术发展规模的扩张提供了物质条件。社会利益关系的分化,制约了科学研究的方向、目标和进程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合理的政治体制和自由的学术氛围,成为科学技术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意识形态特别是社会价值观的评价,也越来越多地影响着科研活动及其成果的应用。

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技术的运用成为一把双刃剑。如果人们不能正确驾驭技术发明并更好地发挥它的内在价值,就会给人类带来巨大威胁甚至灾难,并有可能成为人类发展的对抗性力量。人类对当代科学技术的不合理使用,已经带来了诸如核利用失控、资源透支、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技术理性主义 技术理性主义是理性观念在当今科技革命时代发展的新形态,其典型特征是:在人类征服自然的前提下,强调对自然改造的严格程序同时适用于对社会和人类的控制和改造,标准化、数量化已成为取代传统价值体系的、无可置疑的价值标准。的泛化,逐渐成为一种以科技的工具价值贬低其他价值的意识形态,迫使人成为一切行为都按技术上最“合理”的规则来安排的“单向度的人” “单向度的人”是马尔库塞在其出版的《单向度的人》(又译为《单面的人》)中提出的概念.它表达了这样的思想:发达工业社会技术的飞跃发展,既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成果和创造了富裕的生活,但同时也在意识形态上协调着对社会不满的思想,使人们丧失了批判精神而成为统治制度的驯服工具。

科学技术只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给人类带来什么,取决于人们如何看待和使用科学技术。重要的是,要把科学技术同它的应用及其社会后果区别开来。科学技术与人和社会之间的对抗,有着深刻的原因:从思想观念看,人类因改造自然的胜利而过高估计了自身对自然的征服能力;
从发展水平看,一定阶段的科学技术创造了“人化自然”,却不可能完全预测它的后续效应;
从社会层面看,还存在不断扩张的资本和特殊利益集团对科学技术的“绑架”、法律法规和制度监管的缺失、道德约束和价值观导向不足的问题,等等。要使科学技术更好地为社会进步服务,必须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观念,树立正确的科学

价值观,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监管体制和评价机制。

二、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态势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展望未来,21世纪的科学技术酝酿着新一轮革命性变革。

1.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

科技发展加速。科技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规模和速度不断提高,科技知识量急剧扩张,科学技术几乎在所有领域都出现了新的飞跃。

科技知识综合化。基础学科之间、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之间、科学与技术之间相互交叉融合;
现代科学为技术的进步开辟了道路,技术体系建立在深厚的理论基础之上,主导性技术群落的科学含量日益提高;
技术呈现群落化和跨学科、跨领域现象。

科技研究集约化。各国都把发展科技提高到了国家战略的地位,加强了对科技研究和发展的规划、投入、组织和调控;
大部分科研项目采取了集体攻关形式;
科技创新从基于个人兴趣的行为,发展成为集体、区域、国家乃至跨国的行为。

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一体化趋势更加明显,产学研结合愈发紧密;
科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周期不断缩短。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交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更宽领域和更高层次进行交叉与融合;
社会科学越来越多地引人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和理论模型;
科学技术的研究方向和成果转化,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科学和意识形态评价的影响。

科技与经济社会互动。科技进步不断开辟新的产业领域;
国民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科技的创新;
信息化不断推动社会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的变革,对日常社会生活和国际交往关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科研开发国际化。科技发展突破地域、文化的壁障,促进科技创新全球化和人类文明多样化的持续发展;
科技竞争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2.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望当代科学技术今后的发展,从总体上看,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趋势:

第一,整体化趋势更为明显。主要体现为基础科学内部的整体化、基础研究和技术发明的整体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整体化。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界限将被进一步打破。科技发展将呈现群体突破的态势,出现一批在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三个层面融合的科学技术群落,以及多学科集簇创新的新局面。

第二,世界科学技术处于新一轮的革命性变革的前夜。从社会发展的矛盾和需求看,世界几十亿人追求现代化生活方式与资源供给能力、环境承载能力不足的矛盾,呼唤科学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从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可能性看,科技革命是长期量的积累基础上的突变。新科技革命以来,尽管知识呈爆炸性增长态势,但还没有出现足以比肩相对论、量子论的科学革命;
而一些科学理论体系所呈现的内在不协调性,也在酝酿着新的理论突破;
近代以来技术革命周期缩短的趋势,也在等待这样的突破。

第三,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更为紧密。科学技术朝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方向迈进:信息技术成为引领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力量,生命技术酝酿的新的主导产业将对提高生活质量发挥关键作用,能源技术将为化解世界性能源和环境危机开辟新的途径,空间技术将进一步促进人类对太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科学技术国际化的广度和深度迅速拓展:科学技术将越来越呈现合作与竞争并存、开放与垄断交织的态势;
技术创新能力将成为国际市场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世界科技发展的总体格局,可能由少数发达国家为中心向多源多极方向演化。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将超越和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物质科学中微观与宇观的统一、还原论与整体论的结合,将拓展对基本科学概念的全新理解,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为技术和经济发展展现新的前景。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将更加密切: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进一步挑战传统伦理习俗;
高新技术的发展强烈影响国家安全观念;
科学伦理更加关注科技发展如何确定人对自然、社会和后代的责任。与此同时,当代科学技术领域的一些前沿发展动态尤其值得关注。

信息科学和技术领域。信息技术将有新的突破,产生新的网络理论、云计算、人机交互、数据挖掘、集计算存储通信于一体的新一代芯片;
数字技术将继续向高性能、低成本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全球互联网将不断实现代际升级。

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对基因的遗传、变异和作用机理的研究,功能基因组和标靶的发现,疾病的早期预测诊断与干预的基础理论,药物分子的设计,干细胞与治疗性的克隆技术、转基因育种技术等方面,均有望实现突破。

能源科学和技术领域。人类将走向可持续能源时代,致力于研究开发以绿色和低碳技术为标志的先进、安全、可靠、清洁的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水资源的可再生性维持机理及高效利用,生物资源及仿生资源科学等前景可期。

材料科学和技术领域。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等领域,将会有新的突破,特别是纳米科技的进步,将给材料、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仿生材料、高智能多级结构复合材料等领域将有新的发明。

基础科学理论领域。对宇宙演化及暗物质、暗能量、反物质的探测将不断深化;
微观世界可能实现对原子、分子甚至电子的调控;
对生命起源与进化的研究,将打开从非生命的化学物质向人造生命转化的大门;
意识本质的研究也有望进一步深化。

其他如空间科学技术、地球科学技术和海洋科学技术等领域,都将朝着更加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三、科技创新与创新型国家建设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科技创新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

1.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紧迫感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纵观全球,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把科技投资作为战略性投资,重视基础理论的研究,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及战略产业的发展,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在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权。因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新中国成立后,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先后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从科学研究的理念到科技工作的地位、从科技体制机制到科研环境条件、从科研布局到科技实力等各个方面,都有了历史性的变化,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和较为完整的技术研发体系。一些基础理论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一些新兴交叉学科迅速发展,高新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取得明显进步,初步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型科技体制。中国整体科技发展水平已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有些科研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进步,对科技创新提出了巨大需求,也为大量科技新成果的运用提供了重要条件和广阔市场。日趋活跃的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使中国能分享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成果。更重要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为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科技总体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关键技术自给率低,技术发明专利数量少,具有尖端水平的不多;
科学研究质量不高,拔尖创新人才匮乏;
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存在不少弊端。中国是经济大国,但还不是经济强国,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科技创新能力薄弱。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权,中国必须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一批核心技术,造就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始终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2.创新型国家的基本内涵和要求

创新型国家,是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依靠创新驱动的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一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二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环节;
三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自主创新是指能够自主选择创新目标、主导创新过程、拥有和运用主要创新成果的创造性活动。自主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发展科技生产力的能力、革新体制机制的能力、营造创新文化的能力、创造需求与市场的能力和有效集成全球创新要素的能力等。

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原始创新是指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而进行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是基础理论的发现、高技术的发明或具有原理性的主导技术的创新,是最根本的创新。集成创新是指通过对各种现有技术的有效集成,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新兴产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指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学习、分析、借鉴,进行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对于发展中国家,这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引进大量技术,对提高产业技术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在引进基础上注重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提高自主研究开发的能力,逐渐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3.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在科技创新方面,应以创新能力强、创新效益高、创新环境好、创新创业人才辈出为目标,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

第一,要更新价值观念,确立以人为本、让科技创新和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并吸引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观念。要坚持科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方向,把科技创新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以及科学文化素质紧密结合起来。要适当区分技术发明的功利性和科学发现的非功利性,使科学发展能更持久地支撑技术发明。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战略主线,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
要掌握一批核心技术,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创造一批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国际著名品牌。

第二,要推进体制创新,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以及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要通过其他创新来推动科技创新。以制度创新促进科技创新,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有利于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摒弃纯粹量化的科研评价体系和管理方式,完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和市场环境;
以创新文化激励科技创新,促进包括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在内的基础理论创新,通过理论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文化驱动力。要扩大多种形式的国际和地区科技交流合作,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

第三,要深化教育改革,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涌现的培养和用人机制。所谓创新人才,不仅要掌握先进的科技知识,而且要具有科学意识、确立科学精神和掌握科学方法,并且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科学地把握技术发展的双重社会后果,善于合理地应用科技知识进行创造和为社会服务。创新人才的能力体系,包括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协调能力,对各种信息进行处理的思维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评价问题的能力,基于问题作出科学决策的能力,将决策转化为实践的组织协调能力,根据工艺流程或操作规程进行创新工作的能力,等等。为此,必须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分流培养;
营造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完善用人机制,激励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在创新实践中发现和使用人才、培育和锻炼人才、凝聚和成就人才,使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资源。

分析与思考

1.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结合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谈谈当代科技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

2.1988年,邓小平指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5页。根据世界历史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结合当代中国的实践,谈谈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点的认识。

3.进入2l世纪之后,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结合这些新的特征,谈谈对当代新科技革命发展趋势的认识。

4.结合中国科技发展实践,分析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面临的主要障碍,以及如何处理自主创新和引进的关系。

第七讲 当代资本主文的新变化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和新变化。

2.认识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矛盾冲突。

3.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并分析当代国际金融危机。

4.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历史趋势的论断,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一、当代资本主义发展概况

进入20世纪以后,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发展的趋势不断加快。两次世界大战虽然使帝国主义势力受到沉重打击,但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资本主义向更高垄断阶段发展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化,国际垄断成为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趋势,引起当代资本主义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

1.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阶段

资本主义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制度。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资本主义发展大体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17世纪至19世纪末)和垄断资本主义(20世纪初以来)两大时期。

20世纪以来,垄断资本主义经历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20世纪初至50年代)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0世纪50年代以来)两大发展阶段。关于当前资本主义发展所处的阶段,人们基于对资本主义新特征的不同概括形成了不同的认识。从总体上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人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化,社会化大生产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生产、贸易、消费和资本的全球化日益推进,从而推动了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进一步扩张,国际垄断成为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趋势。

国际垄断反映了资本在国际化运动中不断实现增殖和扩张。在国际垄断中,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金融资本成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国际直接投资成为国际投资的主要形式,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更加高级化。在国际垄断不断加强的趋势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以综合国力为后盾的全球霸权。

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主要表现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 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机体。在当代,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劳动者的素质普遍提高,劳动对象不断得到开拓,劳动手段自动化程度日益提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资本流动全球化、社会生产信息化和经济构成虚拟化成为重要趋势,由此导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在比重上呈现第三产业高于第二、第一产业的趋势。与产业结构的变化相适应,就业结构也出现了第三产业的比重高于第二、第一产业的状况。

社会生产关系的新变化。资本主义国家在坚持和巩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同时,不断调整资本的占有形式,以确保在不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前提下,一定程度地满足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联合起来的垄断资本集团的占有,发展为代表整个资产阶级国家的占有,国家经营或国家与私人共同经营成为占有的重要方式。占有的目的更在于维护资产阶级国家的整体利益,维护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从当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来看,随着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法人资本所有制已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主体。

分配关系的新变化。在坚持按资分配为主的前提下,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推行既满足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攫取,又运用税收杠杆和福利补贴形式来适当调节收人分配的分配政策。资本主义国家迫于劳动者阶级对实现社会公平的强烈要求和资产阶级自身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普遍建立了社会福利与保障制度,使一般劳动者享有了基本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劳资矛盾。

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资产阶级在构成上呈现复杂化趋势,既包括以巨额股息、利息为生的食利者阶层和高级专家官员阶层, 高级专家官员阶层主要指掌握着国家行政和政治权力的资产阶级政党的上层人物和政府高级官员,他们一般都出身于资产阶级,具有财团背景,与垄断资产阶级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是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也包括高级经理资本家。高级经理资本家主要指在资本主义企业中担任董事长和总经理、首席执行宫等职务的高级管理人员,他们控制着重要的生产资料,掌握着决策和经营管理权,发挥着“职能资本家”的作用。他们虽然不是资本所有者,但由于占有和剥削雇佣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因而也是资产阶级的一部分。传统意义上以产业工人为主体的工人阶级的范围不断缩小。中等收入阶层呈现迅速扩大趋势,包括了管理者阶层、自由职业者、知识分子等新型劳动者,成为社会的重要力量。随着资本主义管理体制的创新,雇佣工人包括属于中等收入阶层的“白领”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出现复杂化的趋势。2011年在国际金融危机深化的背景下,美国和欧洲出现的以“白领”为主体的抗议浪潮就是突出表现。

资本主义国家职能的新调整。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承担社会公共事务,实现社会治理的精细化,力图调节阶级矛盾,更隐蔽地掩盖其阶级本质。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改变统治形式、调整统治方式,完善资本主义民主和法制,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垄断权、控制权,保持了资产阶级统治的稳定。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大力宣扬新自由主义,大力宣扬放松政府管制和金融自由化,大力推行西方政治观、价值观,以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实力为后盾推行西方政治制度,竭力巩固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的统治地位。

二、当代资本主义主要问题

尽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但资本主义的各种固有矛盾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矛盾,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体系的结构性矛盾等,依然长期存在并时有激化。这说明资本主义发展并没有改变其本质和最终走向灭亡的历史趋势。

1.经济社会问题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这一矛盾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推进日益激化。当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导致了经济虚拟化和大量金融泡沫、周期性经济停滞、高失业率、公共债务攀高等现象。

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日益隐蔽化。资本以股票、债券等形式掩盖了资产阶级对巨额社会财富的占有,掩盖了劳动者受剥削、受奴役的地位;
以体系化的管理形式掩盖了劳动者不断增大的劳动强度,掩盖了剥削程度的不断加重;
以工会与企业关于工资和劳动条件的谈判掩盖了劳动者被剥削的实质,掩盖了雇工与资本所有者的不平等地位;
以向落后国家和地区转移企业、劳务和资本获取超额利润等方式掩盖和缓和了发达国家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掩盖了整个资产阶级对整个工人阶级残酷剥削的事实。

贫富两极分化依然严重。福利政策的实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劳动者的生活条件,但在资本收入日趋扩大的同时,劳动者收入增长滞缓甚至出现相对下降趋势,特别是当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来临时,失业率居高不下,劳动者收入大幅降低,导致生活水平下降,并进一步推动了财富的分配不公。资本积累与贫困积累同步深化。当前,欧洲国家政府为应对赤字压力而采取的社会福利缩减政策,又进一步恶化了底层劳动者的生活状况,强化了贫富差距。

资本扩张必然带来生态危机。资本对利润的无节制追逐,使非理性资本扩张盛行,带来对自然资源的盲目开发,并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自然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资本全球扩张,加快了对生态系统的破坏,造成了大量生物灭绝,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并对发展中国家欠下了生态债务。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也推动了南北矛盾的日益激化。

2.政治矛盾问题

资本主义体制本身就存在着一系列的政治矛盾,如利益集团操纵政治与主权在民的矛盾,资本主义私有制与民有、民享的矛盾,资产阶级的统治权力的统一性与内部分权制衡的矛盾等。这些矛盾的存在并不断激化,必然产生种种严重的社会问题,从而影响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运行,动摇其统治基础。

“民主制度”不能真正保证人民的民主权利。资产阶级推翻封建统治掌握政权之后,以宪法的形式确立了主权在民原则,赋予人民民主权利,这是资本主义制度相对封建制度的一大进步。但在实际生活中,这些民主权利并没有为人民所完全享受,因为民主权利的实现离不开必要的条件。在经济资源、政治资源和信息资源为资产阶级独占的情况下,尽管宪法规定了人民的民主权利,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削弱了其意义。资产阶级总是凭借经济、政治和文化力量,操纵、控制和影响政治民主的实施。在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竞选仍然是“富人的游戏”、“金钱的选举”,广大工人和劳动者政治参与空间极其有限。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法真正实现。由于私有制与资本特权的存在,资本主义法治无法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因为在资本主义法律规范体系中的平等权利只是一种可能性,要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离不开强大的经济政治资源。在资本主义复杂的司法体系中,判决结果往往有利于有钱人、有利于富有者而不利于穷人,不同阶级阶层在法律面前实质上并不平等。依靠资本特权,资产阶级实际上享受到更多的法律权利,侵犯了广大公民的平等权利。因此,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制度是以“金钱特权”为转移的,对广大劳动者来说是虚伪的。

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依然严重。在当代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虽然改变了形式和范围,但二者之间的对立与冲突并没有消失。失业人群、边缘人群、外来移民等“下层社会”与上层社会的矛盾,产业工人和属于中等收入阶层的“白领”雇佣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以及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出现复杂化的趋势并不断加深。民族、种族、宗教冲突和排外事件时有激化。

3.文化矛盾问题

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文化领域的反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使资本主义文化呈现复杂化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也使各阶级阶层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变化。物质文明的日益发展与精神世界的日益堕落、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与个人生活世界的日益萎缩、社会整体的高度发展与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极端化,成为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

文化矛盾的尖锐化导致资本主义精神的裂变。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精神匮乏症”:人被物欲支配,成了消费动物,拜金主义盛行;
人被技术所控制,压抑性的生存方式束缚了人的心灵;
人的生活被机械化了,人失去了价值和信念,导致意义的失落;
人的需要、心理机制被异化,性格结构受到压抑,出现了畸形发展,产生了精神疾患,造成了“单向度的人”。

文化过度商业化、娱乐化使其失去本身应有的意义。当代资本主义文化逐渐失去了资本主义初期那种生机勃勃的创造力,作为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作品日渐稀少。越来越多的艺术产品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商品,散发着媚俗媚世和金钱气息。文化艺术作品充斥着娱乐消遣和低俗噱头,艺术的完善和审美价值不再被看重。文化工业产品的模仿、标准化扼杀了艺术的生命。

资本主义的个人主义价值观盛行,为了个人利益不惜损害公共利益,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报复社会的极端暴力行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4.世界体系的结构性问题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结构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存为特征,表现为“发达”与“不发达”两种状态。在资本的跨国运动中,国家、经济集团和私人垄断组织等行为主体,以及国际组织和区域组织等协调机制在世界体系中虽然发挥着一定作用,但仍然无法改变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历史局限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是当代世界体系的主要矛盾。

在当代世界体系中,占世界陆地面积和总人口70%以上的发展中国家,相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言是经济上比较落后的国家。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仍然在国际总体局势中处于劣势,并面临着一些严峻问题。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的尖锐化导致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发达国家利用其在资本、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垄断优势,通过国际间产品、技术、资金、劳动力、信息的不平等交换,攫取发展中国家的剩余价值,使发展中国家服从于发达国家的资本积累,使后者经济科技落后、发展资金匮乏、债务负担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大。

第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利益上的不平等必然带来世界范围内的两极分化,发展

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扩大。马克思揭示的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贫富分化的现实中得到了充分证实。

第三,在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恶化、能源资源安全、严重传染性疾病、重大自然灾害等全球性问题上,发达国家不愿意承担应负的责任,反而企图转嫁责任,导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尖锐化。

随着资本向全球的扩张和世界体系矛盾的加深,世界资本主义体系面临着不可避免的危机,即金融体系的动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力的相对衰落、新的力量中心的崛起,以及信任危机、文化危机、财政危机、生态危机等各方面危机的挑战。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发达国家把自己的富裕和发达建立在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和落后之上,不断制造着危机、冲突和灾难。同时,世界上绝大多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中国家,也没有因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给国家带来繁荣与富强,反而深陷发展的困境。全球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现状预示着,这种建立在贪婪、不公正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之上的世界体系注定是没有前途的。

三、国际金融危机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社会充满了矛盾和危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总根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国际金融资本垄断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已由“滞胀”危机演化为金融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必然会影响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经济危机在当代的新表征

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与经济危机的爆发相伴随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经历了从“滞胀”危机到金融危机的演化过程。这一演化既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理论调整相关,也表明资本主义已发展到金融资本占据统治地位的时期。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当代的新表征,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的阿根廷债务危机、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等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是以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索的。所谓次贷危机,是指住宅金融中面向低收入阶层的所谓次级贷款出现问题而对各种经济活动造成的破坏性影响。这种影响从美国蔓延到全世界,各种金融机构和金融资产遭到广泛而严重的冲击。这一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特点是:

第一,首先发生在金融领域,而后向实体经济领域蔓延。国际金融危机由虚拟经济领域迅速传导到实体经济部门后,导致产业经济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美日欧等世界主要经济体全面陷入经济衰退,全球产业体系受到严重冲击。

第二,实体经济日趋萎缩,整个国民经济虚拟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金融资本超前发展,金融衍生产品不断增多,而金融交易与生产活动脱节,实体经济萎缩,资本日益向第三产业特别是银行、保险、证券市场等金融行业转移。这些行业的过度发展成为国民经济虚拟化的重要因素。

第三,民众包括工薪阶层过度消费,使国民经济形成了严重的“消费泡沫”。银行通过金融衍生产品给明显没有消费能力的人群提供金融支持,使其过度消费,从而以金融体系的信用创造掩盖了消费能力不足所可能导致的生产过剩。

第四,波及范围不断扩大,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到欧洲,造成了欧洲金融市场的大动荡;
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到日本,造成了日元汇率的急剧升值;
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到新兴市场国家,造成了这些国家严重的收支不平衡状况。

当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进一步恶化了已十分脆弱的世界经济。2009年11月,希腊财政部公布的财政赤字水平高于先前预期,引起市场的广泛恐慌,成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导火索。受其影响,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爱尔兰,甚至法国、英国等也相继暴露出严重财政问题。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但对美欧经济造成重大冲击,而且为世界经济复苏设置了更大的障碍。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打破了美国称霸全球的神话,反映了美国近30年来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破产,暴露了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全球经济秩序的不公正、不合理,说明了没有国家干预的金融市场是不稳定的金融市场,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不应是推行霸权主义的过程,也不应是推行资本主义制度的过程,更不应是全球资本主义化的过程。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进一步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科学性。

2.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多重原因

国际金融危机不是任何时候都会发生的,它的爆发是有条件的。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有多重原因:

第一,金融创新过度,金融监管不力。随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重心由实业转向金融,衍生出大量复杂的金融产品如抵押贷款支持债券、债务抵押凭证、信用违约掉期等,金融泡沫和金融投机给经济运行带来混乱。而以新自由主义为核心理念的监管方法、监管制度的漏洞和监管手段的不足,使金融体系的风险逐步积累,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

第二,经济过度虚拟化,各种金融衍生产品脱离了实体经济。美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通过经常项目逆差用美元现金买回其他国家的产品和资源,而其他国家又用得到的美元购买美国的债券和其他金融资产,这种“负债经济模式”弱化了实体经济。加之,金融衍生产品的泛滥、金融市场的过度投机、资产泡沫膨胀,刺激了虚拟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实体经济的衰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失衡,导致金融危机爆发。

第三,以美国为首的国际金融垄断资本的形成,强化了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冷战后,美国依靠其强大的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实力,确立起了全球金融霸权地位。它积极向世界各国推行新自由主义,并推进金融全球化。它作为国际货币发钞国,以货币扩张来维持自己的持续繁荣,同时使其他国家因经受不起投机资本的冲击而成为其金融霸权的牺牲品。相对于国际金融垄断资本的强势地位,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被置于更加从属的地位,甚至是被“绑架”,进一步扭曲了国际经济政治秩序,致使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不可避免。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多重原因表明,生产相对过剩是危机的实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危机的根本原因。在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中,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表现为生产的无限扩张与社会的有限需求之间的矛盾,从而表现为金融创新过度和金融监管不力、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金融资本的全球化等。总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总根源。

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危机中深化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新的形式继续称霸全球。经济的虚拟化、泡沫化和世界金融霸权,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利者,经济危机(金融危机)也不断爆发。当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发生和发展就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的集中反映。在不断爆发的经济危机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把市场经济的矛盾和弊端、资本唯利是图的动机和目的、本国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两极分化等进一步扩展到世界范围,从而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全球范围更趋于尖锐化,使新危机的爆发不可避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而不断爆发的经济危机又促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趋于尖锐化。纵观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经济危机的爆发总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结果,而一次次的危机又会通过一次次的调整和补救来挽回。但是,生产力总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垄断在使社会生产力朝着更大范围、更大规模发展的同时,也孕育着与资本关系的新矛盾,并使这一矛盾再次趋于尖锐化。不断尖锐的矛盾

又总是造成每隔一段时间的严重经济危机和对生产力的巨大破坏。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正是在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中不断累积并不断深化的。当前,在全球范围内不断蔓延的金融危机,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使得资本主义制度面临全局性挑战,同时也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在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中,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新变化,虽然给资本主义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调整空间,但是,当代资本主义存在的经济社会问题、政治矛盾问题、文化矛盾问题、世界体系的结构性问题等,又必然会引发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对抗,累积并深化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从而孕育着新的全球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影响并改变着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分析与思考

1.对当前资本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国内学者有的认为当代资本主义是社会资本主义,有的认为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还有的认为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西方学者则提出了“后资本主义”、“股东资本主义”、“金融资本主义”、“网络资本主义”、“涡轮资本主义”等多种观点。结合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谈谈你对当前资本主义所处阶段的看法。

2.当代资本主义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方面出现了许多新变化。为什么说这些新变化并没有改变当代资本主义的根本性质,也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3.自1825年开始直至20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世器以“生产相对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频繁爆发,20世纪 9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又不断地爆发金融危机。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分析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过程、性质、原因和根源。

第八讲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现状与社会主义发展前景

当今世界的社会主义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方而都处在低谷中,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先后有10个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落马,现在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仅余5个,而且每个国家都存在着很多发展中的问题。因此看来,怎样在理论上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固然重要,但在实践中如何让社会主义一路走好,则是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中史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当今世界社会主义的现状与态势

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态势,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时期相比,已经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这此变化表现在:

一是剧变时期,前苏东地区的共产党被解散或取缔,处于覆灭的边缘,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多数国家的共产党重建并取得合法地位,并且有许多党进入议会,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对社会发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二是现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顶住了压力,稳定了局势,保住了社会主义阵地,并都程度小同地实行了改革开放,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话有了明显提高,在不断探索中继续前进;

三是发展中国家非执政的共产党在苏东剧变时,除了少数党更名以外,多数党都坚持下来了,有的党还有新的发展,有的党已经在国家政治生话中发挥较大的作用;

四是发达国家共产党在苏东剧变中受冲击最大,力量损失也最为严重,但经过几年的努力,有的党已恢复重建,有的党还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有的党如法共还成为参政党,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不仅对发达国家共产党的理论调整起了重大作用,而且将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重大影响。

总之,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尽管还处于低潮,而且会持续较长时间,但是,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动荡期间保存下来的力量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一)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主义力量的增长与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左翼在经受了苏联解体、苏共覆灭的严峻考验之后重新崛起。1993年俄罗斯联邦共产党正式宣布恢复话动,在1995年议会选举中获得22.30%的选票,成为国家杜马中第一大党,拥有147名议员组成的党团。

从思想观点来看,俄罗斯左翼分为以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为代表的温和派和以“俄罗斯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力量运动”中的共产主义工人党为代表的激进派两大部分。他们都肯定十月革命的意义,声称以马列主义为指导,遵循唯物主义辩证法,代表工人、农民和劳动知识分子利益,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实行党内民主集中制,反对俄罗斯现政权的政策,要求恢复苏维埃制度,重建苏联。

但俄共与激进派各党也存在严重的分歧:

在斗争手段方面,俄共主张通过合法的、和平的手段,利用议会内外的各种斗争方式,推翻反人民的叛国党,建立劳动者的、爱国力量的政权;
而共产主义工人党等激进派则主张实行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通过全国政治总罢工等方式夺取政权;

在政治战线方面,俄共主张与社会主义的、中派主义的和具有彻底民主主义色彩的政党及进步的爱国主义运动,与工会等团体结成人民爱国力量联盟,分三个阶段达到“人民政权、公正、平等和爱国主义”的主要目标。而激进派则主张通过群众性罢工运动和公民不服从运动,依靠罢工委员会和工人苏维埃推翻现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在所有制方而,俄共主张在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承认国有制、集体所有制和私有制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反对把国有制绝对化。而激进派各党大多反对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否定私有制,主张发展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在对待多党制的态度方面,俄共承认政治上的多元化与多党制。而激进派各党在此问题上意见不一,有主张一党制,也有主张多党制;

在对待宗教的态度方面,俄共赞成宗教信仰自由,允许党员信教,在纲领中强调尊重东正教和其他传统教派,而激进派各党则持严格的无神论立场;

在民族问题方面,俄共纲领中未提承认民族自决权自至分离出去建立独立国家,强调保持俄罗斯完整,捍卫俄罗斯的民族国家利益。而激进派各党则承认民族自治权,批评俄共犯有大国民族主义错误。

同俄罗斯其他一些共产党相比,俄共更注重理论上的调整,并且已经有了一些成果。俄共这些年之所以能在实践的进展和影响方面不断扩人,同他们的理论调整有着直接的关系。俄共提出“革新的社会主义”理论,对社会主义的论证不同于其他共产党所持的传统立场。

(二)东欧剧变后左翼力量的现状和前景

1989-1991年间,东欧国家执政的共产党全部易旗,使东欧国家发生了历史性的逆转。然而不久以后,多数东欧国家又出现了仍然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共产党组织,争取重新赢得未来的社会主义前景。东欧12国社会民主党的纲领与政策,与西、北欧社会民主党有一些相同之处。但由于东欧12国的社会民主党是从执政的共产党演变过来的,因而与西、北欧社会民主党又有不同之处。由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东欧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社会基础,所以,由共产党转变过来的社会民主党不仅重新崛起,而且得到多数群众的支持,成为这些国家中与右翼相抗衡的重要力量,有的社会民主党还上台执政,有的联合执政和参政。社会民主党已经成为东欧政坛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的存在和发展将深刻影响东欧各国未来的发展。

东欧剧变后,一部分共产党人严厉谴责党的领导人的背叛行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旗帜,致力于恢复和重建共产党。日前,东欧有8个国家恢复重建共产党组织。这些共产党组织在对东欧剧变进行历史反思的同时,重新举起马列主义旗帜,为实现社会主义理想而奋斗。

东欧重建的共产党在缺乏革命形势的条件下,对党的具体任务是什么,对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和实现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都缺乏科学的理论和行动纲领。加上东欧社会主义力量和社会基础比较薄弱,因此预计社会主义在东欧的复兴将会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

(三)发达国家共产党的理论调整和左翼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

首先,发达国家共产党在指导思想和理论上进行了调整:主张在资产阶级宪法范围内走“超越资本主义”的变革道路;
突出民主、自由、人权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主张对共产党传统的政党理论进行革新;
主张社会主义要‘实行社会所有制”和“民主的计划”。这些发达国家的共产党结合资本主义国家当前的实际,对自己的理论和政策进行一些调整,是十分必要的,可以更有利于争取群众,利用资本主义的议会民主,达到自己的目的。应该说,调整也是一种探索,但其正确与否,最终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其次,这些国家的左翼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也作了发展性的研究:对《共产党宣言》作了重新的认识和评价;
对当代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世界一体化的问题、对当代资本主义阶级关系的变化和革命问题也作了新的解释;
对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内在统一关系和科技革命、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看法也有所刷新;
对当前一此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态度与过去也是大相径庭。

二、朝鲜、越南、占巴、老挝等现有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和实践

朝鲜、越南、占巴、老挝等,经过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冲击,已经稳定下来了。目前这些国家大都在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革开放,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化进程。这些国家改革的成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成就如何,将自接关系到世界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这些国家各有自己的特点,在具体做法上也不尽相同,但都在努力探索符合本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的实践形式。

(一)朝鲜的社会主义改革

朝鲜贯彻执行的是“思想上主体、政治上自主、经济上自立、国防上自卫”的路线,坚持走“主体的社会主义”即“朝鲜式社会主义”道路,并在些前提下,在内外政策上进行了建立经济开发区、主张吸收外资等社会主义改革。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如果拒绝接受国家的领导和监督,就会招致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复话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严重后果,因些朝鲜坚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在所有制改革上,仍然强调向更“大”更“公”的方向过渡。政府认为,朝鲜已经接近社会主义完全胜利的转折性界线,要在近年内把集体所有制转变为全民所有制。还提出所有合作农场要大规模地向全民所有制农场过渡。

苏东剧变使朝鲜失去了社会主义市场,传统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几乎停滞。西方的全面经济封锁再加上连年的自然灾害,近年来朝鲜的经济情况恶化。粮食产量减少、供应紧张,能源、原材料短缺,运输紧张,工场开工不足,外贸进一步萎缩等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困扰着朝鲜。摆脱经济困难是朝鲜社会主义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

(一)越南的社会主义“革新”

越南共产党顶住了内外压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方向,明确反对多党制和政治多元化,强调“改革而不改色”、“融入而不溶化”。认为越南还处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初级阶段”,提出发展以社会主义为方向、由国家管理按市场机制运作的多种成分的商品经济,充分利用资本主义,发挥“国家资本主义”的作用。越共六决定实行全而‘革新”,大力推进革新开放。越共八大确立了新的发展目标,提出争取到2020年把越南建成一个民富国强、社会公正、文明、工业化的社会主义国家。越共认为,要防止“和平演变”,必须堵住政治多元化这个突破口,坚持“五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目标和理想、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和党的领导、实行有集中的社会主义民主、将爱国主义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相结合以及民族力量与时代力量相结合。

越共提出的“革新”思维的主要观点是认为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总共有六个:劳动人民当家作主;
以现代化生产力和主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高度发达的经济;
有先进的民族文化;
把人从压迫和不公正中解放出来,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有温饱、自由、幸福的生话,有个人全面发展的自由;
国内各民族平等,团结,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同世界上所有国家的人民保持友好和合作关系。

认为经济体制的发展模式是:取消统包统管的机制,形成一个相对配套,以社会主义为既定方向的、由国家管理的市场机制。坚持公有制,同时实行“多种成分的经济政策”。当前越南有五种经济成分:国有经济、合作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个体和小业主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作用,并且与合作经济一起,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主张国有企业的主导地位。国有企业主导地位的领域是基础设施和社会福利行业。主张中小企业实行股份化,认为这是发展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主张按劳动成果和经济效益分配为主。承认各种雇佣形式劳动的存在,但是不能占据统治地位,不能导致两极分化。越南的市场机制同资本主义市场机制的本质区别是:越南的市场机制以多种成分的商品生产为基础,以社会主义为本质的公有成分起着主导作用,市场由社会主义国家来管理。提出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是走向社会主义过程中适合越南条件的过渡形式。越南“革新”事业十多年成效非常显著,国内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话水平明显提高,国际处境有所改善。

(三)古巴的社会主义改革

苏东剧变后,原来和苏东的经济联系及援助突然中断或减少,对古巴冲击很大。同时美国趁机对古巴加紧实行封锁高压,但是古巴坚持社会主义。古巴共产党五大突出了经济工作的重要性,强调芸豆比大炮更重要、没有效益就不是社会主义。强调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古巴的实际出发,可以借鉴别国的经验,但不能照搬别国的模式。他们改革的要点是:肖先是推行稳步的“改革”。从1993年改革一开始,就提出不能偏离社会主义方向,改革的目的是改进这个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而不是摧毁这个制度。提出做到三不放弃:不放弃革命原则,不放弃人民政权,不放弃为民造福的目标。其次是改革不放弃计划,明确表示古巴不搞市场经济,但是近年来在重视计划的同时也开始强调利用市场的作用。再次是坚持公有制,不搞私有化。卡斯特罗认为,我们必须向私人学习管理,允许个体经济存在和发展,但是坚持公有制不搞私有化。但现在古巴肯定个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补充作用。第四是坚持基本的社会福利不变,文教、卫生、体育、居民用电、用水实行免费,工人、学生免费供应午餐,国家财政负担很重。所以现在取消了部分免费项目,但保留国民的教育、医疗等领域的福利,这些福利是古巴革命的本质特征之一。第五是有限利用外资,警惕不被外资所控制。

(四)老挝的社会主义“革新”

老挝人革命党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并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理论和政策进行了反思和调整,指出老挝有自己的地理、经济、社会、历史等条件造成的种种困难,不能选择地抄袭某一国家的模式,要独立探索。该党吸取过去超越阶段、急躁冒进的教训,面实际,认为老挝还不具备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条件,当前处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级阶段,其任务是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制度. 为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物质基础。老挝党召开的六大,制定了到2020年老挝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方针及具体任务。在国内实行有原则的全面革新路线。

老挝革新首先明确提出坚持六项原则:坚持社会主义;
坚持马列主义是党的思想基础;
党的领导是一切胜利的决定性因索;
坚持在集中原则的基础上发扬民主;
增强人民民主专政的力量;
坚持真正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党对主张自由化的人采取了措施,平息了反政府的武装袭击,维护了社会稳定。其次,明确提出“革新开放”。在农村普遍实行承包制;
在城市工厂企业实行经济核算制。决定除国家骨干企业国有性质小不变外,其他企业都可以通过承包、租让、合资等不同形式发展。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成份、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组织形式并存的经济格局逐步形成。再次,政治上提出反对自由化,加强党的建设,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强调法制建设,精简国家机构。十多年来,老挝国内经济政治取得很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基本保持在5%以上,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国内政局稳定,群众生话明显改善,社会主义制度在老挝越来越稳固。

三、社会主义发展前景展望及其主要特征探析

从当前世界社会主义和左翼力量的增长趋势和新世纪社会矛盾的发展来看,社会主义力量定会有新的进展,在同资本主义的竞争中会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究其原因,我们来作如下分析:资本主义虽然还有发展潜力,但其固有的矛盾不是缓解了,而是深化了;
社会主义制度的存在已经80多年了,在实践中积祟了丰富经验,也有值得汲取的教训;
现有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经济力量有较大增长,必将极大地推动世界社会主义事业。本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一定会有新的发展,也可能会有局部高涨,悲观态度是不可取的。但也要冷静地看到,反社会主义力量还比较强大,它们会通过军事力量和和“和平演变”两手,来颠覆社会主义国家,压制世界社会主义力量。因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每前进一步都要经过艰苦的斗争,通向未来的道路并不是平坦的。然而,按照事物发展的逻辑,无论旧的势力多么强大,作为新生事物的社会主义经过挫折的教训,一定会茁壮地发展起来。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认为,21世纪社会主义有如下主要特征:一是社会主义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及所处的国际环境相适应,使社会主义具有越来越显著的国家特色和民族形式;
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将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三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逐渐突破计划经济模式;
四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社会主义将是对外开放的社会主义,但又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五是各国社会主义在强调本民族特点和独立自主的同时,会更加注重各国工人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力量之间的联系与协作。


推荐访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