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后备干部培养方案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后备干部培养方案

2022-05-22 14:00:02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后备干部培养方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后备干部培养方案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后备干部培养方案3篇

第一篇: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后备干部培养方案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近日,我们对全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总体情况

****位于****,是典型的城乡结合区,辖****镇、****街、****个省级开发区,****个社区和****个行政村,现有基层党组织****个,党员****名。其中,农村基层党组织****个,农民党员****名。近年来,****紧紧围绕实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着眼于主动适应农村城镇化、农民居民化、城乡一体化的新趋势,借鉴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经验和做法,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新模式,在组织体系建设、队伍建设和工作保障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

1、创新组织设置。一是建立党组织服务民生责任田党支部。依托屯组或人口集聚的新的居民点,根据人口规模、资源配置、服务半径、党员分布、群众意愿等要素,在农村社区划分了163块责任田,同步建立了163个责任田党支部。二是启动派驻党支部工作。组建由科级干部和后备干部组成的23个党支部,派驻到党员不足三人或者没有党员的23个屯组,填补了农村党建工作的空白点。三是在产业链上建党组织。根据农村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利益主体、农民就业方式等发生的变化,充分依托经济实体、产业链条、行业协会等,先后在****集团、****集团、****集团等5户产业化龙头企业,合心镇东小溪屯葡萄协会、新农家村甜瓜协会等6个行业协会建立党组织,通过“公司(协会)+支部+农户”的模式,发挥党组织政策引导、组织协调、发动群众的作用和优势,将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目前,全区农村初步形成了“镇党委—农村社区党总支—责任田党支部和产业链党支部互为补充”的党组织架构体系。

2、加强教育培训。通过在致富能手中“选”、在优秀人才中“引”、在机关干部中“派”,广开渠道选强人、用能人,选优配强农村社区党组织带头人,全区24个村党组织书记80%有致富项目。组建了一支平均年龄33岁、145人的后备人才队伍。结合创先争优活动,选派24名中层后备干部到农村社区担任党组织书记(主任)助理,每周至少一个工作日到社区工作。将农村社区干部培训纳入全区干部教育培训的总体规划之中,依托高等院校、区委党校、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等,采取座谈、讲座、异地考察、学历教育等方式加强培训。目前,全区有169名农村社区干部完成大专以上学历教育。从2009年开始,区委组织部分期分批组织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到北大、上海、井冈山等地培训,为村书记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创造条件。去年,我们已****镇为试点,公开招考了7名村党组织副书记,为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

3、强化工作保障。一是设立专项经费。区财政每年列支500万元基层党建工作专项经费,每个村年经费不低于5万元,在保证党员开展活动的基本经费基础上,主要用于保运转、塑亮点、缩差距、奖创新四个方面。二是强化激励措施。为村书记全部办理了养老保险,区财政按60%标准给予补贴。对正常离任但没有享受社会养老保险的村党组织书记,参照乡镇机关干部工资标准发放生活补助,先后将7名村党组织书记转为乡镇事业编制。三是建立党内帮扶机制。对全区8名建国前农村老党员,通过区、镇资金扶持等措施,建起了平均不低于100平方米的砖瓦房,每人每年发放800元生活补贴,全部办理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全区367名农村党龄35年和60周岁以上的老党员,每人每年补助600元。设立党员创业扶持资金,共拨付创业贷款23万元。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从全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总体情况看,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部分村党组织及干部思维观念落后,领富带富能力不强,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二是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匮乏,村书记队伍缺乏新鲜血液。三是党员老龄化比较严重,创业带富能力受限,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三)实施新一轮“三项工程”总体目标及努力方向

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稳定,结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年,按照“班子建设好、党员干部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个好”标准,深入开展建制村“划档分类、升级晋位”工作,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常抓不懈,全面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工作水平,力争全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四)对新一轮“三项工程”规划的意见建议

一是在实施“三项工程”与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年结合上下功夫,突出工作重点,加强分类指导,灵活设计载体,着力破解影响和制约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巩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提高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二是在完善领导责任制上下功夫,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坚持齐抓共管、常抓不懈,把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纳入岗位目标责任制,根据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兑现奖惩,对工作落实不力的,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三是在解决农村基层干部出路上下功夫,建议省里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统一出台相关文件,解决农村基层干部发展空间和退有所养的问题。四是在扶持党员创业带富上下功夫,建议对农村党员创业实行项目化管理,对于资源优势大、发展前景好、辐射带动力强的项目,给予必要资金、技术、信息上扶持。

二、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固本强基”工程

1、乡镇党委换届后,在健全乡镇党委科学化运行机制方面,要从提升整体功能入手,重点要健全四项机制,切实增强乡镇党委班子执政能力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一是健全领导班子能力提升机制。着眼于换届后领导班子综合素质的提高,研究制定乡镇领导干部培训计划,分期分批组织各类培训,用两年左右时间轮训一遍,开阔干部视野,提升发展境界。二是健全议事决策机制。完善民主集中制,进一步提高乡镇党委议事和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三是健全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建立党群沟通制度和领导干部联系点,经常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诉求,征求意见建议,热情为群众排忧解难。四是健全监督考核机制。按照“主动监督、关口前移”的原则,不断扩宽监管渠道,建立健全谈话、诫勉、“双述双评”、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经济责任审计等各项制度,坚持做到党内、党外监督相结合,组织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管体系。

2、在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方面,要创新优化设置方式,按照农村社会生产生活的不同行业、不同环节、不同区域,设置适当的基层组织机构,使党组织能够真正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针对有些相邻村发展不平衡、有较强互补性的特点,因势利导,实行村村联建,以经济强村党组织的负责人担任书记,在组织上实行统一领导,形成以强带弱共同富裕的新格局。

3、构建基层组织直接服务农民群众网络,要紧紧围绕“察民情、解民忧、传民声、聚民心”,从构建长效机制入手,以党组织服务民生为统领,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细化服务单元,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突出管理的有效性和服务的针对性,真正把管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社会末端。

4、在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工作方面,一要建立完善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村社会管理模式,充分调动社会、群众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要强化农村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延伸到村级组织,提升解决各种社会矛盾能力;
三要强化农村社会矛盾调处,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纠纷,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要妥善处理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民生问题,倾听呼声,收集诉求,切实为农民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

5、在村党组织做好宗教工作方面,一是村党组织成员要认真学习党的宗教方针政策,了解宗教工作知识,提高对宗教工作重要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认识。二是正确对待、关心爱护信教群众,维护信教群众合法权益,把他们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三是正确引导信教群众坚持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思想,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把信教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到发展生产、劳动致富的轨道上来。四是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及合法权益,制止利用宗教进行的非法活动,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行为。

6、2010年村“两委”换届后,全区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51.5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达79%,年龄知识结构不断优化;
村两委“一肩挑”达到80%;
有致富项目、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村党组织书记23名,达到95.8%,村书记的“双带”能力不断增强。同时,注重抓好村级后备人才队伍建设,认真落实“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组建了一支平均年龄仅为35岁、人数达145人的村级后备人才队伍,村党组织班子成员已全部实现“一职一备”。2009至2011年,省里选派到我区的大学生村官共15名,先后安置大学生村官7名,全部为乡镇行政编。

建议:一要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创新选人用人机制,逐步形成依靠党员群众选好党员群众“领头人”的机制和环境,把“发展能力强、奉献意识强、公道正派理念强”的人选进镇、村班子。要深化和完善“两推一选”制度,不断扩大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民主。同时,改进镇村领导班子设置,依法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交叉任职,减少干部职数,提高工作效率。针对人才贫乏、后继无人的村,可以从机关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职。二要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素质。要采取常规的办法和创新的办法开展培训教育,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任务要求,改革和创新理论学习的途径和方法,要坚持政治理论与文化知识、实用技术相结合,坚持干部领学、专家讲学、实地观摩和讨论交流、典型示范相结合,推进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三要为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搭建平台,注重在思想上“导”,定期与其交流谈心,使其放下思想包袱,解决工作生活困难,坚定扎根农村的信息;
注重在岗位上“促”,大学生村官知识素养高,但实践经验和技术技能相对欠缺,要积极引导他们在服务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中成长;
注重在管理上“考”,将其纳入村干部考核范围,实行单独考核、综合衡量,建立以事定考、以考定绩、以绩定“前程”的考核管理机制;
注重在创业上“扶”,鼓励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积极帮助协调财政、农业等部门为大学生村官提供支持。

7、对加强村级组织运转投入保障体系建设的建议:一是省市区三级适当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和匹配资金投入力度,保障村级组织运转需要。二是从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入手,健全村级民主理财小组,倡导村务公开,建章立制,加强监管。三是积极帮助村级组织发展村集体经济,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增加村级收入,弥补村级运转经费不足。

8、2009年以来,我区投入6236万元,高标准地新建改造了22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平均面积达到1586平方米,并率先在全省建立了37个屯社区服务站。在管理和使用方面,要以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为重点,满足村民议事、党员活动和服务群众的需求,做到办公场所最小化服务功能最大化、社会效益最优化。

9、在建制村“划档分类、升级晋位”工作中,我们确定了5个偏弱村。整顿后进应找准源头,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对村级基础较差、发展能力薄弱的村,列入重点帮扶对象,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同时鼓励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创业致富,领富带富;
对村级发展思路不清的,通过选派干部到村任职等方式,帮助指导分析本村的优势与劣势,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找准一条适合本村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路子。

10、健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制度保障体系的重点:一是党建工作责任制,坚持书记抓、抓书记,明确责任人和工作目标,实行定期考评。二是经费保障制度。建立分级分责的经费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建立村级组织经费保障机制,从村干部工资补贴、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和村级运转经费等方面,合理设定基本保障标准。三是激励保障制度。继续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选任乡镇领导干部、转为乡镇事业编制的工作力度,在农村基层干部发展空间上给出路。

三、关于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提升工程”

1、“项目支书”担负着带领农民增收致富重要任务,其项目发展壮大,需要各级党组织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一方面要将资金向村党组织书记创业倾斜,建立创业优惠政策或专项资金,适当给予贷款贴息或创业补贴,解决创业资金不足的难题。另一方面涉农部门和乡镇要积极创造良好招商引资环境,鼓励支持村书记引进资金、项目和人才。

2、在培训内容上,当前农村基层干部亟需培训农村法律法规、计算机操作、致富技能、金融财税、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知识。这主要是由于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的发展,农村基层干部所处的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素质和能力迫切需要提高。在培训方式上,希望每年至少参加一次集中学习和外出学习,定期参加远程教育学习和网络学习,同时还要侧重进行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和农村工作和管理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努力提高管理和服务能力。

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理论素养,提高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强化农村基层干部“公仆”意识,树立宗旨观念,实心实意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办农民之所需,帮助和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之路。三是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实践锻炼,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了解乡情、村情、民情,虚心向群众学习、请教,及时发现总结群众创造的新经验、新办法 ,从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工作本领。四是建立激励机制,保护和调动农村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从政治上、生活上研究和制定一些保护和鼓励他们工作积极性的政策,建立适合农村基层特点的激励机制,使基层干部特别是村级干部干有所为,退有所居,老有所养。

3、建立农村基层干部培训长效机制的建议:农村基层干部培训要重点干部重点培训、优秀干部加强培训、年轻干部经常培训、紧缺人才抓紧培训,形成体系化、精细化、多样化的培训机制,一要按需施教,走出去调查研究,了解培训需求,做到有的放矢,增强培训针对性。二要找准“供”“需”结合点,要学什么有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科学拟定培训内容。三要把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习成果转化。

4、2011年,我区下拨农村党建经费108万元,主要用于农村基层注重活动场所建设、改善办公设施、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和党内帮扶等方面,其中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经费所占比例达到30%,今后还将逐年递加。在保障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经费方面,县(市、区)财政平均每年应为每个村列支1万元左右的经费。

四、关于农村党员“创业带富工程”

1、实施“党员创业项目”亟待政策扶持,一是金融方面的政策,在资金上给予支持,这是根本,有了资金,选好项目,党员创业就容易和方便多了。二是税收方面的政策,在原有税收政策基础上,出台一些更为合理的鼓励和支持创业的政策,特别是在税收减免方面要有所突破。三是抓好软环境建设,从上到下营造良好的尊商重商氛围,没有极特殊情况,不去打扰他们,让他们安心创业。四是奖励方面的政策,对那些创业较好,致富较快,在群众中影响较高的致富能手要给予奖励,提高他们的创业积极性,同时对那些落后者也能起到鞭策作用。意见建议:一是营造氛围。要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国家创业的优惠政策,让致力于这方面的党员知晓,提高他们的参与率。二是给予支持。对这部分党员要在各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尤其要在资金上给予保障,协调金融部门提供不同额度的款,在税收方面,给予减免等等。

2、在实施“党员带富项目”方面,一是先富带后富,鼓励和支持那些有资金、有技术、有项目的党员创业,扶持其发展壮大,以点带面,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带动身边党员共同创业致富。二是探索“支部+协会+公司+农户”发展模式,强化党支部引领作用,发挥组织优势,为帮助党员找路子、想法子、出点子,积极为党员提供生产、加工、销售等一条龙服务,破解党员找不到项目、搞不好管理、找不到销路的难题。

3、关于党内扶贫基金,我区数额在50万元—100万元较为适宜。在党内扶贫方面,重点应加大结对帮扶力度,确保每名困难党员都有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同时,应建立长效机制,结对帮扶关系要一帮到底,长期不变。

第二篇: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后备干部培养方案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汇报

  在市委、县委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组织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紧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思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围绕与全省同步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借鉴学教活动的成功经验,以五争五强即争创五星级班子强核心,争当创业型干部强素质,争建规范化机制强管理,争学郑培民精神强服务,争创现代化新农村强实力活动为载体,突出重点,分类建设,整体推进,全面建设先锋工程。
  现将近几年的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汇报如下一、实行以两推一选为核心的村干部选拔机制,选好配强两委班子1、全面实行两推一选和公推直选,顺利开展村两委换届选举。
  两推一选是指以党员民主推荐、群众推选测评、党内民主选举为主要内容的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制度。
  2001年我们在全县确定了30个支部开展了两推一选的试点,在2002年的支部换届时全部推行了两推一选。
  村委会换届我县自新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以来,于2000年在全市率先实行了公推直选;
在去年的村委会换届中又全面实践了公推直选的选举办法。
  在两委换届选举中有336个村实行了两推一选,占991;
338个村进行了公推直选。
  通过换届,一大批年纪轻、有能力的人进入了村两委会班子,提高了村级领导班子的战斗力。
  在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我们做到了三个到位一是领导和指导工作到位。
  县委专门成立了全县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指导小组;
实行了常委分片责任制和县领导联系乡镇制度;
并从人大、组织部和民政局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分片指导小组,直接到乡镇和村具体指导。
  各乡镇实行了乡镇领导联片包村责任制,对重点村主要领导亲自挂钩联系。
  同时,为确保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县委从机关部门中抽调了66名骨干力量,组成21个县驻乡镇工作指导组,对村两委的换届选举实行全程跟踪指导。
  二是按章依法办事到位。
  在选举前对所有参与村两委换届选举的指导人员和工作人员及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进行一次业务培训,重点学习党章、一法二办法,确保人人掌握选举工作程序;
把好了选民登记关、候选人提名关、资格审查关和选举关,做到法定程序一个不少,应交给选民的权利一点不留,使工作环环相扣。
  同时,充分发挥了村民选举委员会的作用,对村民选举委员会做到既严格要求,又充分信任;
既使其发挥核心作用,又确保做到公道正派;
既指导到位,又不包办代替。
  三是两委候选人的素质到位。
  在支部换届选举中,我们制定了五有五不准的任职标准,在村委换届中制定了四有四不宜的任职资格条件,并通过各种方式向选民宣传,引导党员和选民真正选好自己的领头雁和当家人。
  在确定候选人时乡镇党委和村选举委员会严把政治素质关,对明显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坚决从候选人名单中拿掉。
  从这次换届选举的结果看,一些素质不高、任期内工作业绩较差的支书、主任纷纷落选;
在此基础上,一大批比较年轻、有一定文化、素质较高的人当选为村支书和主任。
  新一届村两委会班子成员的文化结构得到改善,年龄结构更趋合理,村级班子更富有战斗力。
  如新一届村委会班子职数有所减少,主任和委员总数为1074名,比上届减少179名,村委会成员中党员比例达到62,比上届提高了11个百分点。
  2、实行四个一批,着力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
  一是公开竞聘一批村级配套组织及后备干部。
  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县农村推行公开选拔村干部工作的意见》,通过公开岗位、条件、推荐报名、考试考核、组织考察等程序,把靠得住、有本事的人选拔到村干部岗位上。
  如在对村会计的选拔中我们实行了任职资格制、任期制和聘任制等三制式选拔,共公开选拔村会计341名,村助理会计280名。
  二是每年公开评议一次村干部。
  在村干部述职的基础上,公开评议村干部,评议采用两票制方式,一票是全体党员的评议票,一票是村民代表的评议票。
  五年来在评议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村干部共195人,分别受到了警告、限期改正、劝退、降职、免职和撤职处理。
  三是公开选派一批村干部。
  对三多矛盾纠纷多、历史遗留问题多、来信来访多支部、贫困村等一些无合适人选的老大难村,从乡镇机关干部中选派一批干部一到村任职或帮助工作。
  近三年来从机关下派干部至村任职的有55人次。
  四是公开精减一批村干部。
  对村干部进行三定,定编制、定职责、定待遇,精减职数、优化结构、明确职责、提高待遇。
  对村干部职数进行了设置,实行两委干部与各线责任人交叉兼职。
  落实这一措施后全县村干部总数比98年减少了723人。
  3、实施三推一定,探索党员后备队伍建设新机制。
  当前村支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不是有人选不出,而是无人可选,尤其是一些后进薄弱村更为突出。
  为此我们一方面在大力推进村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同时,另一方面十分注重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在全县推行了三推一定培养发展农村青年党员的工作,即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时要事先通过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和群团组织推荐,然后由支部作出决定;
同时,在确定发展对象、接收预备党员和转正三个环节上都要通过党员和群众的信任度测评。
  三推一定
  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有利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拓展。
  现在支部换届实行两推一选,村委会换届已是公推直选,群众参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热情逐步高涨,唯有发展党员还有许多神秘面纱,如入党有什么条件,申请书怎么写,交到哪里,入党有哪些程序等,想入党者不是很清楚。
  而基层部分党组织负责人在入党问题上往往搞一言谈,致使农村在发展党员工作存在着不民主之处。
  而推行三推一定,有利于把党内规定与群众路线有效地结合起来,哪些人优秀不优秀,哪些人能否入党,群众也有发言权。
  二是有利于解决农村党支部后继乏人、发展党员源头缺水的问题。
  实行三推一定,使大量的优秀青年脱颖而出,大大拓宽了党支部挑选人才的余地,使农村发展党员源头水活。
  三是有利于避免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认识偏差和不正之风。
  三推一定的提出,既有利于提高基层党组织对发展党员工作的认识,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也有利于走出发展党员少数人说了算的怪圈,克服受宗族、宗派势力的干扰和影响,把发展党员质量关口前移,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
  四是有利于消除外出务工优秀青年对待入党的顾虑。
  现在农村青年外出务工的很多,其中相当一部分外出务工青年综合素质较好,已初步具备入党条件,但是主动申请入党的人数较少,对待入党普遍有顾虑。
  一方面顾虑自己难以入党。
  认为自己长期在外,不能参与完成支部交办的任务,为村里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少,缺乏与家乡党支部和群众的沟通交流,担心党员群众对自己了解不多,党支部对自己在外良好表现不予认同。
  另一方面担心加入党组织后,党内教育管理与自己的工作发生冲突,党支部的要求任务与自己务工经商发生冲突。
  实行三推一定,可以提高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全体党员和群众对发展党员工作的思想认识,提高广大青年特别是外出务工青年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帮助他们消除入党顾虑,鼓励他们积极自愿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
  全面实行三推一定后,拓宽了推荐渠道和选人视野,壮大发展党员源头,确保发展党员工作的量质并举。
  1999年全县农村共收到入党申请书960份,实行三推一定后,去年收到入党申请书均在2120份,其中35周岁以下的优秀青年1363人,占643;
致富能人1130人,占533;
外出务工青年652人,占308;
并建立了一支有1570人组成的党员后备队伍。
  4、狠抓后进薄弱村的整顿,全面提升村级班子整体水平。
  我县已连续五年实行了县乡领导挂钩联系后进薄弱村制度,每年都要倒排出30个左右的村进行集中整顿。
  对少数经济落后、矛盾突出、影响面大的重点村由县里派工作组蹲点整治,如98年县委派出40名干部到4个贫困村进行为期8个月的蹲点扶贫;
去年县里又确定了7个经多次整治仍无明显成效的老大难村,派工作组进行3个月的集中蹲点整治,围绕解难题、强班子、保稳定、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扎实抓好后进村的转化工作,整治工作了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以创建学习型支部为龙头,狠抓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和素质提高1、开展创建学习型支部活动。
  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我县于去年开展了创建农村学习型支部活动试点工作,县里选择了3个乡镇的3个行政村党支部作为试点单位,同时各乡镇也分别确定了一个村先行试点。
  在创建学习型支部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培养党员干部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实际效果,在创建学习型支部活动中,我们注重突出两个字一是学习内容突出一个实字。
  各村党支部在集中学习时除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新《党章》外,还对市场经济、农村实用技术、村级管理等方面党员干部急需的基本知识加强了培训,特别是围绕全县经济发展中心,把招商引资知识、效益农业知识作为专题进行讲座,增强党员干部围绕中心开展工作的基本知识要求和大局意识。
  如新桥乡姜家村安排了4个专题18节课,从与党员、村民代表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农村知识讲起,安排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婚姻法、高山蔬菜种植技术等专题课,吸引了许多村民主动前来听课,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是学习形式突出一个活字。
  积极运用在学教活动中取得的成果,通过典型发言、现身说法、村官说给村官听、能人说给党员听等载体,增强农村工作能力,从而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如新桥乡姜家村开展了两帮两学活动,即文化程度高的党员、村民代表帮助辅导文化程序低的党员、村民代表学文化、学知识;
外请农村科技、法律、政策等方面有专长的人召开集体答辩会,帮助党员、村民代表解惑释疑,加深党员、村民代表对党和国家政策的理解。
  青石镇低铺村则组织开展大辩论,选择村里意见较难统一、关系村级重大利益的事情,如村集体沙滩转让、拍卖等,以创建活动为契机,提交讨论,以此消除顾虑、化解矛盾、统一思想。
  天马镇大弄口村开展创建活动中,避免了就学习而学习的方式,将学习活动与土地征用、农村财务、资金双代理等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解决了群众的思想问题,化解了矛盾,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大局意识,增强了创建效果。
  2、全面开展百员千课活动,创新培训载体。
  针对农村党员在学习教育上存在学习氛围不浓、时间难保证、目的不明确、内容单调、方法单一,部门间形不成合力,乡镇内部职责不明确等问题。
  县委决定从2000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百员千课教育活动。
  百员千课即百名教员到乡镇和村上千堂党课,县委成立讲师团,由25人组成,每年直接到乡镇为机关党员干部巡回现场讲课;
乡镇成立教员队,由200名干部组成,负责到村为党员上辅导课。
  百员
  千课活动讲课内容主要围绕理想信念、组织纪律、农村法制和农业科技等四个方面。
  至去年底讲师团和教员队共累计到乡镇机关讲课150次,到村里上课3500多次,接受党员群众咨询800多次,为党员上现场示范课270堂。
  3、借鉴运用培训券形式,开展党员干部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
  制定三年培训规划,到2005年对全县7504名农村党员、782名乡镇干部以及341个行政村的主要干部进行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并重点培训乡镇干部和村两委主要干部。
  今年我县安排了3600名农村党员、干部进行培训。
  培训采取条块结合、分工负责的方式进行,乡镇县管领导干部、村支书、主任由县委组织部统一培训;
乡镇业务干部由有关部门和科协负责培训;
村级一般党员干部由各乡镇负责培训。
  为提高培训工作的有效性,我们拟借鉴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实行培训券制度的做法,在培训资金落实上,由县财政出一点、县管党费拔一点、乡镇配套一点的办法共同筹措解决。
  在培训方式上支持分类培训,对新党员和新上任的村干部进行普及型培训;
对乡镇、村主要领导和农业龙头企业经营者进行经营管理知识和知识培训。
  三、健全四个机制,积极开展村级规范化建设1、实行村主职干部补贴统一考核制度,健全保障机制。
  据调查,去年我县村级集体总收入为221772万元,其中5万元以下的村有228个,占总数的6686;
万元以下的村有104个,占总数的305,101-15万元的村有38个,占总村数1114,151-2万元的村有76个,占总村数2228。
  村级集体经济普遍薄弱,拖欠村干部误工、补贴的现象比较严重。
  5万元以下村村干部固定人数1156人,村均46人,人均拖欠140269元。
  为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我们在全县实行了村主职干部补贴统一考核制度。
  一是对村主职干部补贴实行年核定制。
  补贴由基础补贴和奖金两部分组成。
  基础补贴标准每二年确定一次,由各乡镇综合所辖村总体情况本着量入而出,量力而行的原则确定,并召开村两委会、党员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
  2003-2004年全县村主职干部最低基础补贴每人每年不低于800元。
  奖金由乡镇按照村主职干部工作实绩,经严格考核后确定。
  二是多方措施资金。
  采取以村集体收入为主,乡镇考核资金为补充,县财政扶持相结合的办法。
  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较好的村,其主职干部补贴由该村全额上交至乡镇;
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一般的村及少数集体经济空壳村,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村上缴一部分或小部分、乡镇给予一定补助的办法解决。
  2003年县财政安排40万元用于全县村主职干部基础补贴和奖金补助。
  三是补贴与考核相挂钩。
  村主职干部必须完成乡镇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经考核后给予相应标准的补贴,成绩特别优秀的发给一定数额的奖金;
工作任务完成较差的,给予减发补贴金额;
对违法犯罪、受党纪政纪处理的、在民主评议中被评为不合格村干部、离岗离职等行为的,停止发放补贴。
  2、全面推行村会计代理制,健全财务监督机制。
  为从根本上消除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隐患,我们在借鉴上虞市村会计代理制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进行,在去年5个乡镇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分两批推开,并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
  县里将划出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购置电脑、档案铁柜等硬件设施补助。
  并通过加强会计代理中心建设,推行财务电算化,健全监督网络等,彻底消除村级财务管理隐患。
  3、实行村干部创业承诺制度,健全工作责任机制。
  针对部分村干部作风不实、工作责任心不强的实际,钳口乡对新形势下的村干部管理进行了积极探索,全面推行了村支书、主任创业承诺制度,其要求新一届村支书、主任要与乡党委签订创业目标责任书,并在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上公开承诺,其个人一次性向乡党委交纳任期内岗位责任承诺金1000元。
  每年由乡党委、政府和村党员、村民代表进行双向评议和考核,当年不称职的要予以诫勉,酌情扣除一定的责任金;
连续二年不称职的,扣除个人风险金,并自动辞职。
  实行村干部创业承诺制度,把村干部的补贴发放与村干部创业目标挂钩,与村干部的工作实绩挂钩,形成了权利与责任对等、风险与利益同担、对上与对下负责统一的管理机制。
  目前这一制度已在全县推广,较好地调动了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对转变村干部作风,增强村干部创业热情起到了积极作用。
  4、实行联户议事制度,健全无职党员作用发挥机制。
  针对村里一般党员作用难发挥,而村干部工作压力又过大的实际,我们在新桥乡进行了党员村民代表联户议事制度的试点,取得实效后,在全县进行推广。
  党员村民代表联户议事制度主要是把党员和村民代表纳在一块管理,使他们在联户和议事中发挥作用、经受锻炼。
  其主要做法是对党员和村民代表进行分类归位和设岗定责。
  即将党员和村民代表依其个人特长或工作需要,按线划分成若干个服务小组,并要求党员和村民代表联户进行块的责任区包干。
  同时,在线上或块里开展工作时可从事议事活动。
  实行联户议事制度后,使每个党员和村民代表都承担了一份工作责任,提高了工作热情,消除了以往不干工作却空发议论现象的发生。
  减轻了两委干部工作压力,使两委干部腾出更多的时间抓大事,又培养锻炼了后备干部,受到了党员和村民代表的普遍欢迎。
  四、推行以三位一体为主的长效机制,转变干部作风1、推行三位一体工作机制。
  在全县推行以流动服务、窗口服务和蹲点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扎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一是成立便民服务队,开展流动服务。
  每个乡镇成立一支人员相对固定的便民服务队,人员由政治素质高、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热心为群众办事的干部组成。
  便民服务队不定期进村入户为群众服务,主要承担政策宣传、信息咨
  询、推广指导、监督协调、调解信访和应急职能。
  乡镇党委、政府和部门对流动服务队实行充分授权,采取一门受理,集中处理的办法,对一般问题采取现场解决,当场处理,较复杂的问题,限时处理,通过开展流动服务消除干部为群众服务的空白点。
  二是建好三个中心,开展窗口服务。
  即建好县乡行政服务中心、经济技术信息中心和效能监察中心。
  按照确保群众办事进一家门办成、盖一次章办好、收规定费办完、按承诺制办结、不让群众多跑一趟的要求,县乡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三制式办公制度,即实行由第一个接到联办件的单位作为主要受理单位的主办制;
由中心负责协调各方关系,提高办事速度的会办制;
由中心全程领办,不需服务对象自己跑的领办制。
  各乡镇以经济发展环境投诉站为载体,建好效能监察中心,把对吃拿卡要等违纪违规行为的监督和对推诿扯皮、行政误事行为的监察有机结合起来。
  三是进村住户,开展蹲点服务。
  坚持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村制度,规定每个县级领导干部每年必须到所联系的村开展工作10次以上,蹲点住夜时间不少于12天。
  同时建立其他便民服务系列制度,如坚持完善乡镇干部驻村蹲点制度、干部联系基地、干部为民办实事认可制度、办公无休日、一个窗口办事、全程办事代理制和首问负责制等制度,大胆探索转变干部作风的新机制。
  2、推行农民例会制度。
  针对平时乡村干部深入农户少,了解民情少、沟通感情少、政策宣传少、提供服务少等实际,常山县推行了以听农民意见、与农民交友、帮农民致富、为农民服务为宗旨的农民例会制度。
  例会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法,一般每村每二个月举行一次,一年不少于8次。
  遇到事情重大、情况紧急时,或根据多数农民的要求,可及时组织召开。
  例会对象主要是与例会内容有关的普通农民群众,根据例会内容有针对性地发动村民代表、致富典型、经营能人等出席。
  例会主要任务是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
通报乡镇党委、政府近期的工作重点,并就如何更好地结合各村实际抓好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解答群众关心的当前农村热点、难点问题,帮助群众解惑释疑;
送去发展致富的项目以及农业科技和市场信息。
  通过例会解决了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转变了乡村干部工作作风,解决了党的富民政策进村入户难的问题,也使乡镇党委的决策更加民主,更加科学。
  3、推行村级零招待费制度。
  前年2月我县率先在三类村即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来信来访较多的村和乡镇政府所在地的村实行了零招待费制度,转变了干部作风,改善了干群关系,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280个村推行了村级零招待费制度,三年来,共节约村集体资金300多万元。
  近年来,我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我们决心以建设先锋工程和创业富民活动为契机,努力把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第三篇: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后备干部培养方案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要点

2014年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全省、全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以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和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主题,以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村“两委”换届为重点,按照“重基层、强基础、破难题,求创新、聚人心、激活力”的总要求,坚持基层党建工作五抓模式,不断深化拓展“三级联创”活动,全面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
一、实施服务提升工程,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1、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的统一部署,针对农村、社区、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组织等不同领域和不同类别党员实际,组织指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用发展的成果、群众满意的程度检验活动的效果。
2、抓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在村级换届中坚持和完善“两推一选”,扩大直选和村党组织书记和主任“一人兼”的范围,配强村两委班子,坚持严明换届纪律、匡正换届风气、严格换届程序、确保换届效果。结合换届工作,严格履行承诺和任职培训制度,不断提升村干部履职能力。
3、加大乡村党建工作经费投入。认真落实村级活动场所2013-2015年建设规划,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和党费支持力度,实行以奖代补,推进200平方米以下的村场所改扩建提档升级工作。着力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打造成群众满意工程。不断加大县、乡、村对基层党建工作经费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农村党建工作专项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村级组织活动正常,进一步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4、强化对组工干部的教育培训。坚持把组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全县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教育培训的重要方面,分类分层次开展培训。拓展和延伸培训对象,注重把乡村从事党务工作的干部纳入教育培训范围,不断扩大教育培训覆盖面,提升教育培训质量。
二、实施先锋活力工程,不断发挥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
1、实施农村党员分类别管理与服务。积极探索与新农村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对农村党员分为留守老党员、流动党员、困难党员、党员干部、在家年轻党员等五类进行教育、培训和管理,结合党员承诺制,开展服务群众、服务党员活动。进一步推广“4+3”发展党员工作法,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管理台账,以乡镇为单位建立流动党员qq群,加强定期沟通联系,实行跟踪服务。建立困难党员定期走访制度和党内结对帮扶制度。
2、进一步完善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大力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523”工程建设,着力培育省市级示范村,切实增强村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推进全县美好乡村建设提供有力保证。加大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力度。选拔40名左右45岁以下的村干部和后备干部参加大专以上学历教育。落实好“一定三有”,提高在职村干部薪酬待遇,完善村干部养老保养政策,制定离任干部生活补助实施细则,并认真抓好落实。
3、充分发挥选派干部和大学生村官作用。认真做好第五批选派工作总结和第六批选派工作的启动工作,探索建立选派单位帮扶选派村考核评价制度。实行选派工作月交流、季点评、年考核管理制度。举办选派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培训班,努力提升选派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履职践责能力。在选派干部和大学生村官中开展专题访谈活动,集中宣传在村工作成效。全面落实选派(聘)工作的各项政策,为选派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创造条件、提供帮助。
4、加大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紧紧围绕党的工作大局,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坚持以榜样的力量激励人,鼓舞人,注重在典型人物、先进模范、老党员、老村干和基层党组织工作者中挖掘、培养典型,形成按批次、梯次、层次开展宣传的长效机制,不断扩大先进典型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推荐访问:基层组织建设 后备干部 培养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后备干部培养方案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后备干部培养方案 村级后备干部培养方案

猜你喜欢